农业资源中心肯尼亚农业示范基地农作物获丰收
2019-10-22
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字体:大 中 小】
语音播报
近日,在肯尼亚乔莫·雅塔农业与技术大学(JKUAT)校园内的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内,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筛选试种的玉米、杂交谷子等农作物品种获丰收。
农业资源中心科研人员针对肯尼亚半干旱地区作物产量较低和土壤退化严重等现状,开展了主要作物品种筛选与土壤改良、秸秆培肥、集雨和排水等现代农业技术模式的集成示范。在JKUAT校区,建立了作物高产技术集成研究与展示综合试验基地,并依托肯尼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典型农场,在不同生态类型建立了示范网络,开展技术展示、培训、田间观摩,将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推广到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
今年,在JKUAT示范基地种植的当地玉米品种平均产量达6.1吨/公顷,远远高于肯尼亚玉米平均产量1.7吨/公顷。相同种植条件下,农业资源中心科研人员在示范基地筛选种植的中国玉米品种比当地玉米品种早成熟30多天,且产量平均达到了7.5吨/公顷。筛选的中国杂交玉米高产品种在肯尼亚西部Kisii郡、中部Kiambu和Machakos郡农场进行种植,最高产量可达到8.1吨/公顷。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在肯尼亚种植获得成功,在JKUAT示范基地和Kiboko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长势表现良好,与当地品种相比,产量高、生育期短、耐旱性更强。
农业资源中心科研人员记录筛选试种的玉米、杂交谷子等农作物品种在示范基地的生长表现情况,结合肯尼亚水、土、肥实际,研究制定出适宜当地的种植管理技术,并对肯尼亚当地农民进行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当地种植水平。

JKUAT示范基地玉米收获

JKUAT示范基地谷子获丰收
近日,在肯尼亚乔莫·雅塔农业与技术大学(JKUAT)校园内的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内,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筛选试种的玉米、杂交谷子等农作物品种获丰收。
农业资源中心科研人员针对肯尼亚半干旱地区作物产量较低和土壤退化严重等现状,开展了主要作物品种筛选与土壤改良、秸秆培肥、集雨和排水等现代农业技术模式的集成示范。在JKUAT校区,建立了作物高产技术集成研究与展示综合试验基地,并依托肯尼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典型农场,在不同生态类型建立了示范网络,开展技术展示、培训、田间观摩,将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推广到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
今年,在JKUAT示范基地种植的当地玉米品种平均产量达6.1吨/公顷,远远高于肯尼亚玉米平均产量1.7吨/公顷。相同种植条件下,农业资源中心科研人员在示范基地筛选种植的中国玉米品种比当地玉米品种早成熟30多天,且产量平均达到了7.5吨/公顷。筛选的中国杂交玉米高产品种在肯尼亚西部Kisii郡、中部Kiambu和Machakos郡农场进行种植,最高产量可达到8.1吨/公顷。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在肯尼亚种植获得成功,在JKUAT示范基地和Kiboko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长势表现良好,与当地品种相比,产量高、生育期短、耐旱性更强。
农业资源中心科研人员记录筛选试种的玉米、杂交谷子等农作物品种在示范基地的生长表现情况,结合肯尼亚水、土、肥实际,研究制定出适宜当地的种植管理技术,并对肯尼亚当地农民进行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当地种植水平。
JKUAT示范基地玉米收获
JKUAT示范基地谷子获丰收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