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鸦科鸟类大脑强健,它们能使用工具、识别人脸,甚至能理解物理学。有些研究人员认为,乌鸦的聪明程度可与猿类匹敌。近日,德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人类相似,正是因为有父母耐心的教导才使得鸦科鸟类(包括松鸦、渡鸦和乌鸦等)如此聪明。
人类在童年时期受到父母的保护和喂养,大脑在其间发育并建立认知能力。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认知科学家Natalie Uomini说:“漫长的童年期是人类的特点,它会影响我们的智力发展,但这并非人类独有。”不过,很少有研究人员研究整个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教养对除人类外的其他动物智力有何影响。
为了研究鸟类父母看护和其幼崽智力之间的联系,Uomini团队建立了一个数据库,详细记录了包括120多只鸦科鸟类在内的数千种鸟类的生活史。
他们发现,与其他鸟类相比,鸦科羽化前在巢中滞留时间更长,其成年后喂养后代的时间也更长。
此外,相比其他鸟类,鸦科鸟类的大脑要大得多。鸟类需要保持轻盈的身姿便于飞行,但以渡鸦为例,其大脑质量几乎占身体质量的2%,这个数值与人类相近。
Uomini和同事花费数年时间研究西伯利亚松鸦和新喀鸦。这两种鸟的幼年期较长,且十分聪明,前者可以解决捕食难题、识别稀有捕食者;后者会利用棍子从原木上抓取昆虫幼虫。
研究小组发现,通过观察父母行为,幼鸟能更快地学会上述本领。成鸟十分宽容,会在幼鸟学习期间为它们提供食物。年轻的乌鸦和松鸦通常与父母一起生活4年(相当于人类20年的时间),其间它们应对智力挑战的技能不断提高。
研究合作者、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进化生物学家Michael Griesser说,上述实验有力地表明,父母养育子女有助于增加大脑质量。维持大脑运转的成本很高,每天需要消耗20%的热量,更遑论人类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动脑学习,“唯一能维持的方法就是通过父母抚养”。父母为孩子提供范例,并在青少年大脑发育过程中养育他们。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行为生态学家Ben Ashton表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寻找认知进化最重要的驱动力时经常发生争执。“这项研究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与其他研究人员现有的想法是一致的。”其中包括一个假设,即群体生活的认知需求有助于激发人类进化出更大的大脑。
Uomini则认为,通过对其他动物的研究,可以洞察人类大脑和智力进化的条件。他们的这项研究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B辑》上。
相关论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98/rstb.2019.049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