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值得关注!大米全球贸易存在无机砷流动

2022-06-21 中国科学报 张楠
【字体:

语音播报

  大米是大部分亚洲人的日常主食,但食用受污染的大米却有可能带来健康风险。日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团队表示,通过建立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量化无机砷(iAs)流量和嵌入式健康风险 (EHR)的方法及模型,他们发现中国内地iAs进口量最高,达到292千克/年,不过EHR最高的却是孟加拉国。相关研究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

  全球粮食安全的支撑要素之一是国际粮食贸易。然而,全球贸易流动已被证明会导致污染物和风险的跨境流动,从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作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主食,大米在世界市场上广泛交易。既往研究表明,大米是人群iAs暴露的主要途径,大米的全球贸易会导致其中所携带iAs的国际流动,并带来健康风险的跨境转移,此前对这一领域尚未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朱永官团队对153个国家和地区iAs的进口总量和相关风险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内地iAs进口量最高,其后依次为印度尼西亚(174千克/年)、马来西亚(123千克/年)。不过在风险因子HER上,前三位却分别是孟加拉国(150/105)、越南(141/105)和柬埔寨(111/105)。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刚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进口大米中iAs暴露的EHR取决于消费国的累积暴露量、iAs浓度和大米消费量。在全球范围内,EHR依赖于国际供应连锁店以及当地消费模式。

  作者绘制了大米贸易、iAs含量和相关健康风险的全球分布图,并讨论了通过均衡分配大米来源以降低人口饮食健康风险的潜在政策选择。“这项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明确基于风险因素的安全水平,更以公众健康收益为目标提出政策建议。”李刚表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est.1c08238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2-06-21 第1版 要闻)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