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李传金在中山站出发基地。受访者供图
“雪龙”号在南极周边破冰前行。受访者供图
穿越西风带时,李传金的队友采集海水。受访者供图
南极长城站附近远眺风景。受访者供图
晶莹剔透,冰雪覆盖。南极这片常人只能从书籍、电视里了解的“神秘之地”,今年刚满40岁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李传金已探寻三次。
2021年11月5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搭载李传金和150多名队员从上海起航,前往南极执行中国第38次科学考察任务。此前,他还执行过中国第29次、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
2022年4月底,历时170多天的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结束。李传金也顺利完成了大洋考察的任务。这次南极之行,他主要聚焦表层海水的采集、大气观测等内容。随他而返的还有他采集的200公斤环南极不同地点的海水、裸露基岩区沉积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样品。这些样品对分析和了解关键地壳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至关重要。
李传金介绍,本次南极之行和前两次大不相同。前两次的工作地点位于东南极内陆,是在陆地上工作,而这次是沿南极周边进行环南极大洋考察。晕船成了他和队友们遇到的艰难挑战。尽管出发前,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穿越西风带时,依然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
李传金告诉记者,西风带是全球公认风浪最大、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也被称为“魔鬼西风带”。穿越“魔鬼西风带”,就像一场噩梦。以往平静的海面突然面目狰狞,毫不留情。
狂风怒吼,巨浪拍打,船只颠簸倾斜,来回摇摆。
李传金和队友们遇到过的最大海浪约5米,而“雪龙”号最低的甲板离海面只有六米左右,因此在大浪之下船体倾斜度较高,有时可达十几度,海浪很容易打到甲板上。队友们恶心、头痛了好几天。有的队友第一次去南极,晕船现象更为严重,一日三餐难以下咽,即使勉强吃一点,也会吐出来。
等到风浪小一点时,李传金和队友们慢慢适应了。他们通过努力工作,分散注意力,以减轻晕船带来的头痛和恶心等症状。令李传金自豪的是,经过西风带时,他负责的采集海水、过滤等工作没有间断。
巨浪拍打下,船只倾斜度大,采集海水的工作比较危险。一桶海水,重量达10公斤。李传金便和队友拴好安全绳,戴好头盔,防止从甲板上掉到海里。就这样,他们在船只剧烈摇摆下来来回回打了20多桶海水。
李传金说,南极科考是他一生的荣耀,再苦再累都值得。“在南极,危险与艰苦并存,但付出与收获相伴。当然我也看到了绝美的风景,走过不一样的路,陪伴过有趣的动物,所有这些我都会珍藏起来,和更多人分享。”
以科考护南极,用梦想筑未来。在李传金看来,南极虽然遥远,但人类活动与南极息息相关。除了科学研究,他还结合自身经历,投身科普工作,希望带动更多人认识南极、保护南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