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2016年4月26日,小雨天,一个让所有中科大人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总书记说,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那年我24岁,正在中国科大读博,主攻人工智能与环境监测领域交叉的科研工作。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殷期盼,让我和所有中国科大人心潮澎湃,我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有一番作为!
毕业后,我选择加入中科大先研院信息智能创新中心,致力于碳排放监测装备和监管平台研制。
2020年9月,国家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中心紧随国家战略,迅速调整主攻方向,目标瞄准为碳交易市场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尤其是火电、钢铁、化工等碳排放“大户”,保障市场有效规范运行。
从移动污染源监测到固定污染源监测,应用场景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调整的地方很多。去年一开年,团队全体成员就埋头实验室开始攻关,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终于在年中建成了一套以自动、在线、现场碳排放监测技术为核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碳排放监测技术方法。
研发不易,落地更难。由于鲜有经验可以借鉴,这套装置装在工厂什么位置最合适?落地后能不能平稳运行?我们心里都没底。没底,那就走出实验室,一遍遍跑火电厂,把白大褂跑黑了也要保证企业能够以最快速度用得上!在与一线生产人员进行了无数次对接、调整,再对接、再调整后,系统在去年年底成功落地平稳运行。看到系统传回第一组数据,瞬间感到一年的付出,值了!
目前,系统已在不少龙头工业企业落地运行,表现良好,帮助企业对碳资源及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节约了相关成本。而团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我们自己的先进技术,就得在自己的土地上搞成转化,决不能拱手让给他人。我们这一代年轻科研人员,也应该有点雄心壮志,把论文扎扎实实写在祖国大地上!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22-06-06 03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