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借助绿色氢气可将CO2转化为乙烯、丙烯、丁烯等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低碳烯烃。低碳烯烃进一步转化,是制备高品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重要路线。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团队开发出经济且高效的晶种辅助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控微米晶种的添加量,即可精准控制晶化过程,进而制备出具备优异扩散性能的等级孔SAPO-34分子筛,无需依赖后处理步骤或介孔模板剂。科研人员将该等级孔SAPO-34与ZnZrOx氧化物进行耦合后,发现其在CO2加氢反应中展现出较好的低碳烯烃合成性能。该催化剂实现了22.7%的CO₂转化率和83.4%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并具有超648小时的稳定性。这种优异的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该分子筛提升的扩散速率以及其相对较弱的酸性位点。
团队借助原位表征技术与理论计算研究手段,揭示了CO2与H2经由甲醇中间体转化为低碳烯烃的反应路径,这一反应机理解释了产物中丙烯选择性较高的现象。同时,等级孔SAPO-34分子筛展现出多功能催化应用潜力,可高效转化合成气、富CO2合成气、CO/CO2/H2宽范围比例的混合气,以及甲醇制备低碳烯烃。这一环境友好的合成策略,可简便、低成本、大规模地制备出具有长周期反应稳定性的等级孔SAPO-34,克服了等级孔SAPO-34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关键瓶颈。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催化》(Acs Catalysi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浙江省等的支持。

不同晶化时间合成的SAPO-34形貌与等级孔SAPO-34的晶化机理

等级孔SAPO-34耦合ZnZrOx氧化物上CO2加氢制低碳烯烃反应性能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