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弓头鲸能活200多年的部分原因是体内具有一种高效DNA修复蛋白。
人类活到100岁已是长寿,但在鲸类中,这个岁数还很“年轻”——弓头鲸有时能活200多年,但没人知道它如此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一项10月29日发表于《自然》的研究发现,弓头鲸能够存活数百年且不患癌症或其他与年龄相关疾病的一个原因,在于体内一种在寒冷环境中被激活的蛋白质,它有助于修复受损的DNA。
当鲸的这种蛋白质在人类细胞中表达时,后者修复DNA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研究人员相信,随着进一步探索,这些发现有望揭示延长人类寿命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一直在蝙蝠、海狸、大象等动物身上寻找长寿的线索。然而,弓头鲸是一种特别难“搞定”的对象。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之一,在实验室里养几头弓头鲸是不现实的,更不要说它还是濒危物种,这使得在野外对其进行研究也颇具挑战性。
不过,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的伊努皮克人每年秋季被允许捕猎弓头鲸,而猎人们会为研究人员留下一些组织样本。“那里没有快递服务,也没有公路。”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生物学家Vera Gorbunova说,学生们只能长途跋涉取回样本,并在实验室中利用它们培养出一些鲸细胞加以研究。
鉴于鲸的寿命极长,研究团队推测其细胞可能更不易癌变。然而,他们发现,与人类细胞相比,鲸细胞发展成恶性肿瘤所需的致癌基因突变反而更少。但事实证明,这些鲸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本身就较小,加上鲸细胞修复受损DNA的能力更强,突变率自然就低于人类了。
在这项研究中,Gorbunova找到并分析了弓头鲸体内的一种高效DNA修复蛋白——CIRPB。它能够在寒冷条件下被激活,而弓头鲸恰好生活在冰冷的海域。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细胞中表达了CIRPB蛋白,发现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得到提升。而当研究人员在果蝇体内表达这种蛋白时,果蝇寿命被延长了,并且对可导致DNA突变的辐射的抵抗力也更强。
该研究凸显了DNA修复对于长寿和癌症预防的重要性。不过,要全面了解CIRPB是否对人类有益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69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