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三名量子物理学家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5-10-07 新华社 郭爽 张兆卿
【字体:

语音播报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7日宣布,三名科学家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贡献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拍摄的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在量子力学诞生百年之际,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三名量子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汉斯·埃勒格伦当天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当天表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为开发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等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了可能。

量子力学在1925年诞生,今年正值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奥勒·埃里克松当天表示,百年来量子力学不断带来新的惊喜,它大有用处,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基础。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成员埃娃·奥尔松当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在评审时并没有意识到今年是量子力学诞生百年,直到颁奖前才意识到这一巧合。”她说,今年的获奖成就打开了一扇门,使人们能够在更大尺度上研究量子力学世界。

据诺奖官网介绍,约翰·克拉克于1942年出生于英国,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米歇尔·H·德沃雷1953年出生于法国,为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约翰·M·马蒂尼斯出生于1958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三名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7万美元)的奖金。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