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首个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问世

2025-09-17 中国科学报 李木子
【字体:

语音播报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时间晶体。图片来源:《自然-材料》

时间晶体,一种曾被认为在物理上不可能存在的物质状态,或许很快就会出现在纸币上。

时间晶体是一种在时间维度上持续重复出现的物质形态,就像普通晶体中的原子在空间重复排列一样。此前,时间晶体仅存在于复杂的量子物质中,但物理学家找到了一种方法,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一种可用肉眼看到的时间晶体。

这项成果9月4日发表于《自然-材料》。该研究涉及兼具液体与固体特性的“液晶”棒状分子。研究人员只需将光照射在液晶上,就能在其表面产生扭曲分子的涟漪。即使改变了外部条件,涟漪也会以不同的节奏持续移动数小时。且这种节奏与任何外部输入的作用力不同步,满足了时间晶体的两项核心定义标准。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家Young-Ki Kim表示,尽管液晶的一些特性已为人所知,但此前从未有人考虑过能否用它制造时间晶体。Kim指出,这种时间晶体达到了毫米至厘米级的宏观尺度,为“更深入理解”该现象创造了机会。作者称,晶体中独特的图案使其有望用于防伪装置。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k Wilczek首次提出时间晶体的概念。Wilczek构想的时间晶体如同一台永动机—— 一种能在自然静止状态下无限循环的物质。后来有团队发表论文,通过数学方法证明这一概念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研究人员很快发现,其他类型的时间晶体是可能存在的。例如,有序时间晶体可存在于持续变化而非静止的特殊系统中。

此后,科学家通过多种方式制造出时间晶体,包括利用钻石中相互作用的纳米级缺陷,以及在谷歌的Sycamore量子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但大多数实例都处于微观尺度。

最新实验将光照射在两片玻璃板之间的液晶膜上,即便普通灯泡发出的光也行。当光线照射到玻璃板上的光敏染料分子时,这些分子会改变方向,触发液晶中的分子扭曲。

液晶棒状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使其通常指向同一方向。若一部分分子开始扭曲,就会引发多米诺效应:分子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重新定位。

在这些分子汤中,形成了具有粒子特性的稳定扭曲结构。这些粒子相互作用,形成了可观察到的波纹。该研究负责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物理学家Ivan Smalyukh表示:“能在软物质系统中轻易观察到这种时间晶体有序性,我们既惊讶又兴奋。”

为详细观察分子的“舞动”,研究人员用一种仅能透射偏振光的显微镜观察了时间晶体。透过的光量取决于分子的排列方向,这使得时间晶体呈现出一系列明暗条纹。

即便研究人员改变温度和光强,这种时间晶体仍能维持其独特节奏达数小时。Smalyukh表示,由于实验装置可调整成厘米级图案,因此该效应可用肉眼观察到,尽管其对比度和分辨率低于显微镜下的效果。

作者称,由于这种图案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均会发生变化,从技术上讲,该系统属于时空晶体。Smalyukh补充道,它毫无疑问符合时间晶体的定义,但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其他周期性效应是否也符合这一定义。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时间晶体并非只是新奇之物。这种晶体薄层可嵌入纸币中,用于验证真伪。他们称,光线穿过多组有不同特征图案的晶体后,不仅会产生单一方向的波纹,还会形成动态的二维条形码。这种条形码极难伪造,同时也可用于存储信息。

Smalyuk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我们不想限制其应用场景。我认为,有机会将这项技术推向各个方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5-02344-1

打印 责任编辑:潘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