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几个世纪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对宇宙中最古老、最密集的恒星系统之一——球状星团的起源感到困惑。如今,由英国、美国、瑞典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的研究,通过高精度模拟终于解开了这一谜题,并意外发现了一类此前未知的恒星系统。该研究为理解星系形成、暗物质本质以及宇宙早期演化开辟了全新路径。
球状星团是由数十万到数百万颗恒星组成的密集星群,它们围绕银河系等星系运行,其恒星在年龄和化学成分上高度一致,且未显示出暗物质存在的迹象。这些特征自17世纪被发现以来,其形成机制引发激烈争论。
此次,团队利用英国DiRAC国家超级计算机设施,运行了名为EDGE的虚拟宇宙模拟项目,耗时数年,追溯了宇宙138亿年的演化历史。该模拟以前所未有的10光年分辨率,首次在虚拟环境中实时重现了球状星团的形成过程。结果显示,球状星团可以通过至少两种不依赖暗物质的机制形成,为这一百年难题提供了关键解答。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还在其中发现了一类全新的天体——“球状星团状矮星”。
这类新天体在外观上与传统球状星团极为相似,但其内部却含有大量暗物质,其性质介于球状星团与矮星系之间。由于以往望远镜观测可能将其误认为普通球状星团,这类天体很可能早已被发现却未被正确识别。例如,银河系已知的“超微弱”矮星系网状星系Ⅱ,就可能是此类候选体。
英国萨里大学天体物理学系主任贾斯汀·里德教授指出,EDGE项目的目标是构建宇宙中最小星系最真实的演化模型,既能追踪138亿年的宏大历史,又能放大到单颗恒星爆炸的细节。虽然在DiRAC超级计算机上运行耗时数年,但成果极为丰硕。
这一发现具有深远意义。如果球状星团状矮星被后续观测证实,它们将成为研究暗物质特性的独特实验室,同时也可能是搜寻宇宙第一代恒星的最佳场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