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光驱动电子学的里程碑——

拓扑绝缘体中首次产生激子

2023-01-12 科技日报 张佳欣
【字体:

语音播报

  德国维尔茨堡—德累斯顿卓越集群ct-qmat合作团队在量子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他们首次在拓扑绝缘体中探测到激子(电中性准粒子)。这一发现归功于拓扑绝缘子发源地维尔茨堡的智能材料设计,为新一代光驱动计算机芯片和量子技术铺平了道路。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拓扑绝缘体能实现电流的无损传导和强大的信息存储,有望成为未来量子技术新材料的候选。以前使用拓扑绝缘子的概念是基于施加电压来控制电流,这是从传统计算机芯片采用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某种奇异材料是基于电中性粒子(既不带正电荷也不带负电荷),那么电压就不再起作用。因此,如果要产生这种量子现象,就需要其他工具,例如光。

  研究人员之前使用的材料是铋烯,铋烯的重原子使其成为拓扑绝缘体,可沿边缘无损导电。现在,研究团队首次在拓扑绝缘体中产生了激子。

  量子物理学家拉尔夫·克莱森教授说:“我们第一次在拓扑绝缘体中产生并实验检测被称为激子的准粒子。因此,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固态物理工具包,可用光学控制电子。这一原理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电子元件的基础。”

  激子是一种只有在某些类型的量子物质中才能产生的激发电子态。“我们通过在只有一层原子的薄膜上施加短光脉冲来产生激子。”克莱森解释说,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激子在拓扑绝缘体中被激活。这为拓扑绝缘体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研究路线。

  近10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其他二维半导体中的激子,并将其作为光驱动元件的信息载体。克莱森说:“光和激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意味着我们可以在这类材料中看到新的现象。例如,这一原理可用来产生量子比特。”

  量子比特是量子芯片的计算单位。使用光而不是电压可使量子芯片的处理速度快得多。因此,最新发现为开发未来的量子技术和微电子领域的新一代光驱动打造设备铺平了道路。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 癌症疫苗有望同时消灭和预防脑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