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内蒙古巴彦淖尔发现一处恐龙化石

2022-05-15 光明日报 高平 王潇 陈志鸣 姜丽
【字体:

语音播报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获悉,近日,该馆工作人员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楚鲁庙地区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了一处较完整的恐龙化石,根据对骨骼形态的研究初步判定为禽龙类恐龙。

  据介绍,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楚鲁庙地区有大面积的下白垩统地层出露,此次新发现的禽龙类化石,与2012年发现的“完美巴彦淖尔龙”属同一个时期——距今约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从发现的化石骨骼来看,恐龙化石个体较大、接近成年个体。根据出露化石的情况,化石保存完整度较高。

  在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恐龙化石表面进行清理,并对化石进行加固保护。

  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负责人戴瑞明说:“下一步对于化石的保护计划是这样的——如果它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们就把它打包回去进行清理研究修复,并在馆内展出;如果通过后期的清理,发现恐龙的个数比较多的话,我们建议在这里建一个原地埋藏馆,一是保护好恐龙化石,二是可以在埋藏原地向游客展示。”

  戴瑞明表示,在乌拉特后旗发现的禽龙类化石数量很少,此次禽龙类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古生物、古地层、古环境、古气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研究禽龙类恐龙的地理分布、习性与演化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乌拉特后旗享有“恐龙故乡”的美誉,辖区内的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地质遗迹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闻名的恐龙化石产区,截至目前共发现了16属19种恐龙化石,居内蒙古首位。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