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发表的一项衰老学研究显示,灌注了年轻小鼠脑脊液的老年小鼠之所以出现了记忆改善,可能要归功于对神经细胞功能具有恢复能力的生长因子。研究结果证明了年轻小鼠的脑脊液对衰老大脑具有潜在的再生性能。
在大脑衰老的同时,认知衰退也会随着痴呆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的上升而加重。理解全身因素在一生中对大脑的影响,能为开发减慢大脑衰老的潜在疗法提供新知。脑脊液是大脑直接环境的一部分,负责向脑细胞输送营养,转导各种分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不过,脑脊液在脑衰老中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理解。
为了测试脑脊液的潜在再生性能,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托尼·韦斯-考雷及其同事将年轻小鼠(10周大)的脑脊液灌注到老年小鼠(18月龄)的大脑中。他们报告称,这种疗法改善了老年小鼠的记忆功能。研究显示,年轻小鼠的脑脊液能增强对海马体(大脑的记忆中心)内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刺激,具有让少突胶质细胞(一类神经细胞)和髓鞘质(一种能保护神经细胞的脂肪物质)再生的潜力。
为了明确这些效应背后的机制,团队分析了被年轻小鼠脑脊液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显示,名为SRF的转录因子能介导年轻小鼠脑脊液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影响,而且该转录因子在老年小鼠海马体中的表达会下降。他们还发现,名为Fgf17的生长因子是诱导SRF信号转导的候选分子。Fgf17在衰老小鼠中的表达水平被证明会下降。然而,给老年小鼠注射Fgf17能重现灌注年轻小鼠脑脊液后产生的效应,包括诱导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和改善记忆功能。
此次结果表明,Fgf17是促进衰老大脑再生的一个潜在因子。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科学家在一篇同时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写道:“该研究不仅提示了Fgf17基因作为治疗靶标的潜力,还显示出能让药物直接进入脑脊液的给药路径对于治疗痴呆症的可能益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