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细胞—代谢》
记忆T细胞通过重塑乙酸盐吸收实现炎症平衡
瑞士巴塞尔大学Christoph Hess、Maria L. Balmer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记忆CD8+T细胞通过重编程感染部位的乙酸盐来实现促炎和抗炎活性的平衡。这一研究成果7月31日在线发表于《细胞—代谢》。
研究人员表明在感染部位,乙酸盐浓度很高,但是记忆CD8+T细胞关闭了乙酸盐同化酶ACSS1和ACSS2。因此,乙酸酯被排除在细胞代谢途径之外,从而具有不同的作用,即直接激活谷氨酰胺酶,进而增强谷氨酰胺分解、细胞呼吸和存活,以及抑制TCR触发的钙流,进而抑制细胞激活和效应细胞功能。
在体内,感染部位的高乙酸盐含量可提高病原体清除率,同时减少免疫病理。这表明,在免疫反应的不同阶段,相同的代谢产物乙酸盐会在同一细胞类型内诱导不同的免疫代谢程序。
据了解,全身感染后血清乙酸盐增加。急性乙酸盐吸收增加了记忆CD8+T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乙酸盐是否在病原体再次遭遇期间调节记忆CD8+T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尚待探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0.07.004
线粒体氧化损伤导致自身免疫调节性T细胞缺陷
希腊雅典学院Panayotis Verginis、Themis Alissafi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线粒体氧化损伤导致自身免疫中的调节性T细胞缺陷。该项研究成果7月31日在线发表于《细胞—代谢》。
研究人员发现,自体免疫的个体在调节性T细胞(Treg)中发生线粒体氧化应激升高和与细胞死亡相关的稳健的DNA损伤反应(DDR)。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炎(EAE)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Treg功能异常,并重现了具有明显mtROS特征的自身免疫性Treg特征。在EAE小鼠的Treg中清除mtROS可逆转DDR并防止Treg死亡,同时减弱Th1和Th17自身免疫反应。
这些发现突出了线粒体氧化应激在自身免疫过程中定义Treg命运方面的作用,这可能有助于设计靶向免疫耐受障碍疾病的新型免疫疗法。
据了解,Treg对于维持免疫稳态是至关重要的,而其功能障碍则构成了自身免疫的主要特征。在稳态条件下,线粒体代谢对于Treg功能至关重要。然而,自身免疫过程中Treg的代谢适应性尚不明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0.07.0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