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海上首飞

2020-07-27 新华网 萧海川 胡喆
【字体:

语音播报

“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7月26日10时许,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AG600飞机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也为下一步飞机进行海上科研试飞及飞机相关性能验证奠定了基础。

  9时28分许,首飞机组按预定科目驾驶AG600飞机从山东日照山字河机场滑行起飞。在空中飞行约28分钟后,飞机抵达预定海域附近。

  10时14分许,青岛团岛附近海域,AG600飞机逐渐降低高度。一瞬间,飞机的机腹已平稳贴着海面滑行。10时18分许,降落在海面上的AG600,完成机身回转、调整方向,旋即重新加速、机头上昂、腾空而起,在身后留下一道白色的航迹。

  完成一系列既定试飞科目后,10时49分许,AG600飞机顺利返回出发机场。机长赵生报告顺利完成首次海上起降科研试飞任务。

  与内陆水面相比,海上起降环境更为复杂多变,飞机既要克服高盐度潮湿环境,还要应对水体密度差异、海面波涛浪涌等新情况。此次海上首飞试验,全面探索了海上试飞技术和试飞方法、检验飞机水动性能和水面操控特性、检查飞机各系统在海洋环境中的工作情况,并收集海上飞行数据,以支撑后续相关工作。

  “鲲龙”AG600是我国研制的可用于森林灭火、水上/海上救援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好、搜索范围广、搜索效率高、安全性好、装载量大等特点。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古树也非长生不死
  • 基因突变让尼安德特人“很怕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