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迄今距日最近的照片显示

太阳表面有大量名为“篝火”的微型耀斑

2020-07-20 科技日报 刘霞
【字体:

语音播报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由欧洲和美国合作开展的“太阳轨道飞行器”拍摄的首批照片新鲜“出炉”。这些照片是迄今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拍摄的,其中部分照片揭示了日冕内成千上万个微型太阳耀斑“跳舞”的情景,有助解释为何日冕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很多这个世纪之谜。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晖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说,太阳耀斑是太阳大气中的一种剧烈爆发现象,据信由太阳磁场的相互作用引起。这些首次由成像仪器捕获到的微型太阳耀斑被称为“篝火”,大小仅为过去我们所熟知的太阳耀斑的百万分之一左右。

  任务团队目前尚未确定这两种现象是否由同一过程驱动,但他们推测,许多“篝火”释放出来的能量可能会导致太阳外层大气——日冕变得异常灼热,而日冕温度为何比太阳表面温度高数百倍一直是未解之谜(即日冕加热之谜)。

  田晖说,有一种理论认为,日冕中任何时刻都存在大量非常微小的所谓“纳耀斑”,这些“纳耀斑”将储存在日冕磁场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加热了日冕。本次观测到的这些“篝火”是否就是理论预言的“纳耀斑”?它们到底有多普遍?能否有效加热日冕?这些问题仍需要太阳物理学家进一步研究来解答。

  这些照片由“太阳轨道飞行器”携带的紫外成像仪于5月30日拍摄,拍摄时探测器距太阳表面7700万公里。尽管美国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此前曾在距太阳620万公里的地方与之“亲密接触”,但它没有携带面向太阳的相机;而位于夏威夷的丹尼尔·井上望远镜拍摄的太阳照片的分辨率虽然高于“太阳轨道飞行器”的,但由于地球大气层过滤了绝大部分的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因此其无法拍摄类似这次的照片。

  “太阳轨道飞行器”于今年2月踏上征程,携带10台仪器,可对太阳成像并研究其周围的环境,这款探测器将首次对太阳两极进行探索。据悉,该任务总成本为15亿欧元,预计将工作9年。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史上最近太阳特写照曝光
  • 运动钝体“穿上披风”什么感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