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6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天文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的计算表明,银河系约有60亿颗类似地球的行星。研究人员强调说,估计不同恒星周围出现不同行星的几率,可以对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理论提供重要限定,并有助于优化未来将开展的旨在寻找行星的任务。
最新研究合作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米歇尔·国本解释说,一颗行星如果要被视为类似地球的行星,则这颗行星必须是岩石行星,大小与地球差不多,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G型恒星)旋转。而且,这颗行星必须位于恒星宜居区内,在该区域内,岩石行星的表面可以容纳液态水,因此,有潜力适合生命繁衍生息。
国本说:“我的计算表明,每颗G型恒星拥有类地行星的上限为0.18颗。此前,有科学家估算每颗类日恒星拥有潜在宜居行星的数量从0.02颗到超过1颗不等。”
研究另一合作者、UBC天文学家杰米·马修指出:“银河系至多拥有4000亿颗恒星,其中7%是G型恒星,这意味着在银河系中可能只有不到60亿颗类地行星。”
通常,与其他类型的行星相比,类地行星更容易成为系外行星搜索任务的“漏网之鱼”,因为它们太小,而且距恒星很遥远,这意味着现有系外行星目录上出现的行星仅仅只是被搜索恒星周围行星的一小部分。
有鉴于此,国本使用一种名为“正向建模”的技术来克服上述问题。她解释说:“我首先模拟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所搜寻恒星周围系外行星的总数。基于我的行星搜索算法找到它们的可能性,我将每颗行星标记为‘已发现’或‘未找到’。然后,我将探测到的行星与我的实际行星目录进行比较。如果模拟结果非常接近,那么最初的行星数量很可能就是绕这些恒星运行的行星的实际数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