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ESA)联合研制的“太阳轨道飞行器”到达其观测任务的第一个重要地点。据美国太空网15日报道,航天器于6月15日首次飞掠太阳(或开展近日点飞行),届时它大概将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的位置,距太阳约7700万公里。
北京时间2020年2月10日,“太阳轨道飞行器”成功发射,旨在使科学家能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观察太阳:它将近距离研究太阳;首次对太阳极区开展高分辨率观测,让人们窥视太阳两极的“真容”;揭示太阳磁场的奥秘;更好地理解日地关系。它是继2018年升空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后,人类近期朝太阳派遣的第二位使者。
“太阳轨道飞行器”项目科学家、ESA的丹尼尔·穆勒在一份声明中称,该航天器的首次成像活动将在执行这一近日点飞行后一周内进行,考虑目前航天器距离地球较远,因此,需要再花一周时间将这些图像传回地球,任务团队估计7月中旬会发布图像。
“太阳轨道飞行器”总共携带10台仪器:6台望远镜和4台旨在研究航天器周围环境的仪器。自航天器发射后不久,任务团队就一直在密切监视每台仪器,但本周的数据收集将是对该探测器的新测试。
据悉,“帕克”比“太阳轨道飞行器”更近距离接近太阳,研究太阳风如何产生,但它没有相机给太阳拍照;而“太阳轨道器”与太阳距离适中,可对太阳进行远程拍照及原位测量。
穆勒说:“我们将首次能够将所有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放在一起,并观察它们如何获取太阳各个部分——包括太阳的表面、外部大气或日冕以及日光层的互补数据。”
尽管科学家们对这些图像感到兴奋,但“太阳轨道飞行器”尚未开始其主要的科学研究工作,其主要科学任务的首个近日点飞掠将于2022年初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