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脊椎动物“手”的起源有新线索

2020-03-25 科技日报 张梦然
【字体:

语音播报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3日发表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一块鱼类化石其胸鳍拥有手指样附体,为理解脊椎动物的手的起源带来了全新线索。这是迄今最完整的希望螈样本,其代表了鱼类向陆地脊椎动物过渡的演化阶段,同时其也是第一次在已知动物化石身上发现了手指与鳍“锁”在一起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的手部是如何由远古鱼类的鱼鳍一步步进化而来。

  骨骼残骸显示,四足动物的形象大约出现于3.74亿年前,但是一些较古老的化石包含四肢样的骨骼,可能暗示四足动物起源甚至更早。在此之前,脊椎动物向陆地拓展的演化记录一直主要依靠少数来自中晚泥盆世(3.93亿至3.59亿年前)的四足动物样希望螈目化石。但是,这些化石无一能揭示胸鳍的完整骨骼结构。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里穆斯基校区和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研究人员,此次描述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希望螈目化石;这块化石长1.57米,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埃斯屈米纳克地层。研究团队利用高能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确定了其胸鳍的骨骼结构,发现其中存在两个清晰可辨的手指和另外3个推定可能存在的手指,但是胸鳍仍保留了鳍条。

  福林德斯大学的古生物学战略教授约翰·隆表示,此次发现了一种名为希望螈的四足类鱼类完整标本,揭示了脊椎动物手部进化的非凡新信息。这也是科学家们第一次“毫无争辩”地在已知的动物化石身上发现了手指与鳍“锁”在一起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发现了一个既像手又像鱼鳍的结构,正在从鱼鳍向手进化的“过渡结构”。

  科学家从中发现,所谓的鱼鳍上有关节的部分,很像如今大多数动物手上的指骨。他们总结表示,这种骨骼结构是在胸鳍中发现的最像四足动物的例子,而且认为脊椎动物的手起源于希望螈胸鳍内的骨型。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