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在地球最高山脉的高原草地上,生活着一群以长鼻子、苍白色皮毛和低沉嚎叫而闻名的动物——喜马拉雅狼。令人惊奇的是,这群具有典型狼群特征的动物,似乎在基因上也有所不同,并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物种。
据《科学》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些分布在印度北部、中国和尼泊尔的狼,与生活在附近的灰狼在基因上存在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正是帮助喜马拉雅狼适应4000米以上低氧高海拔环境的基因。
“这是一项非常令人兴奋的研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犬科进化生态学家Ben Sacks说,这为研究喜马拉雅狼的独特性,提供了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
此前就有人认为喜马拉雅狼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物种,此次研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喜马拉雅狼一直被认为是灰狼的亚种,但两者实际上存在着很大差别。
喜马拉雅狼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其生存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喜马拉雅山脉,而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整个青藏高原)。灰狼则分布在中国东部、蒙古和吉尔吉斯斯坦。此外,它们的习性也不同。灰狼主要捕食啮齿动物,而喜马拉雅狼偶尔也会将藏羚羊加入食谱中。喜马拉雅狼和灰狼的嚎叫还有着各自的声调,前者比后者持续的时间短、频率低。
如今,在中国、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采集的狼粪样本提供了喜马拉雅狼作为不同物种的基因证据。研究人员从样本中提取了86只喜马拉雅狼的DNA。分析表明,与灰狼不同,喜马拉雅狼携带的特殊基因可以帮助它们克服缺氧的环境,并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中氧气输送,这与藏族人和其驯养的狗(据信与喜马拉雅狼杂交而生)、牦牛类似。该研究小组近日在《生物地理学杂志》上报告了上述发现。
研究人员表示,新的发现证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狼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特的物种,或者至少是一个“进化的重要单元”。他们还支持此前认为的这些很少被研究的犬科动物拥有现代狼中最古老的血统的观点——它们在80万到63万年前开始走上不同于其他狼的进化道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b395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