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新发现的一种亚原子粒子“d-星六夸克”粒子,或是暗物质候选粒子,在宇宙大爆炸期间形成了暗物质。
科学家通过天文观测和科学计算得出结论称,宇宙中普通物质占约4.9%,暗物质占约26.8%,暗能量则占约68.3%。
尽管暗物质的数量比普通物质多,但科学家历经数十年仍未探知到其物理起源。虽然无法直接看到,但它通过引力与可见物质(如恒星和行星)间相互作用,让科学家证实了它的存在:暗物质由不吸收、反射或发射光的粒子组成。
此前有科学家猜测,暗物质是一种具有微弱相互作用的重粒子,但未获证实。现在,约克大学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候选粒子:“d-星六夸克(d-star hexaquark)”粒子。
这种粒子由六个夸克组成。夸克是一种基本粒子,三个夸克通常组合在一起构成质子和中子。d-星内的六个夸克会产生一个玻色子粒子,这意味着当存在许多d-星时,这些夸克可以与质子和中子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研究小组认为,在大爆炸后不久,随着宇宙冷却并膨胀,许多d-星六夸克粒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物质的第五种状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该研究合作者、约克大学物理系的丹尼尔·沃茨教授说:“暗物质起源是科学上最大的谜题之一。我们的初步计算表明,d-星的冷凝物是可行的暗物质新候选对象。这一新结果令人兴奋,因为它不需要任何物理学新概念。”
另一作者米哈伊尔·巴什卡诺夫博士说:“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理解d-星如何相互作用:它们何时相互吸引,何时相互排斥,以证实这种新暗物质候选者是否名副其实。”
据悉,研究人员正在研制新方法,在原子核内创建d-星,并观察其行为是否与其在自由空间中不同。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