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心脏内外部电信号如何穿过肌肉的过程,找到了为什么矫正手术并不总是有效的原因。他们建议更好地定位心脏的功能区,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对介入治疗帮助不大的患者,避免进行不必要的手术。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异常,它是中风的主要原因。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从心脏内部灼烧有关部位。然而,这种被称为导管消融术的手术只对50%的患者有效。
最新研究发现,心房颤动与心脏内外不同的电脉冲模式有关,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由此研发了一种AF模型,试图解释这些不同的电脉冲模式的成因。他们发现,如果心房颤动的源头来自心脏外部,那么从心脏内部灼烧心脏的方法就可能失败。对于那些心肌损伤严重的患者,很难消除房颤根源,因为消除当前的房颤来源点后,又会在新的位置上出现房颤源点,打乱正常的心脏节律。因此,对这些病人来说,手术可能是一种不必要的风险,而应该为这些病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该团队当前构建的模型基于物理学理论,这与早期研究中观察到的电脉冲非常吻合。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利用病人的真实数据,并使用最新外科技术来给心脏目标进行定位。不仅可以提高现有技术的成功率,而且减少手术治疗的时间。
主要研究者、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博士生马克斯·法尔肯伯格说,我们的模型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很多心房颤动患者的手术不成功,希望随着模型的完善,最终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病人的手术不必要,哪些病人可以通过手术受益。
该研究论文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美国物理学会《物理评论(E)》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