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蓝鲸在下潜、觅食和浮出水面时心率变化情况。图片来源:EurekAlert! 网站
蓝鲸是目前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动物,它们在广阔的海洋中游弋,优雅而神秘。科学家们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蓝鲸,以更好地保护这个珍稀物种。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在25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有史以来第一次记录了蓝鲸的心率,发现蓝鲸的心率变化范围远超此前预期,其心脏已处于生理学极限。
该团队由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虽然相关研究人员10年前就曾给南极麦克默多湾的帝企鹅测量过心率,但给蓝鲸测心率还是第一次,而要找到一条大海中游弋的蓝鲸,将传感设备放在其庞大身躯的合适位置,并确保仪器正常工作记录数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努力加上运气,研究团队成功了!
数据显示,蓝鲸的心率变化幅度极大。当蓝鲸下潜到深海游弋时,它的心率极低,平均每分钟跳动4—8次,最低时每分钟只跳两次;其在海中觅食、冲刺和吞噬猎物时,心率会增加至最低值的2.5倍,然后又会缓慢下降;而一旦蓝鲸浮向水面,其心率会大幅增加,在海面呼吸时的最高心率可达每分钟25—37次。
这些数据,无论是最高心率还是最低心率,都远超科学家此前的预期。研究人员认为,蓝鲸的心脏已经处于极限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它没有进化得更大的原因之一,因为更庞大的身体需要的能量更多,将超过其心脏所能承受的极限。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想办法为传感设备增加更多功能,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活动对蓝鲸心率的影响,并希望将研究范围扩展至鲸鱼家族的其他成员,如大鳍鲸、座头鲸和小须鲸。他们表示,相关研究加深了科学家对海洋生物学的理解,可能对蓝鲸等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