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动物所等揭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复活驱动脑衰老

2023-06-05 中国科学报 刘如楠
【字体:

语音播报

6月1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光慧课题组与合作者在《细胞报告》在线发表文章,首次揭示核纤层磨损引起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复活可作为人类额叶衰老的驱动力及生物标志物,为脑衰老的科学评估和预警、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线索。

额叶是与认知和行为控制有关的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们对驱动灵长类动物额叶衰老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认知非常有限,这严重制约了脑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评估与干预策略开发。

研究人员通过对食蟹猴额叶衰老过程的系统解析,发现衰老神经元中核纤层磨损和异染色质缺失可导致基因组中ERV转录激活并表达病毒蛋白,进而形成病毒颗粒。在衰老神经元的胞浆中,ERV的反转录产物通过激活cGAS-STING天然免疫通路进而诱发神经元的衰老和炎症反应。

研究人员建立了人类胚胎干细胞衍生的神经元体外衰老模型,并基于此验证了核纤层蛋白LaminB1和LaminB2的缺失及其诱导的ERV复活是神经元衰老级联反应中的起始事件。进一步,研究人员通过发展基于靶向ERV或cGAS通路的siRNA基因沉默体系,实现了对人神经元衰老的抑制。

这项研究还发现,抗艾滋病药物阿巴卡韦可以通过抑制ERV逆转录酶有效抑制人类神经元衰老。此外,口服阿巴卡韦的老年小鼠也表现出额叶神经元衰老的延缓及认知能力的改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3.112593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3-06-05 第3版 综合)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