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屈建军在海岸进行科学考察。(受访者供图)
屈建军在海岸进行科学考察。(受访者供图)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我国海岸也有会“唱歌”的沙子。这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屈建军研究员继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成功发现鸣沙群后的又一新发现。
屈建军介绍,鸣沙又称为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常分布于沙漠和海滩中,而以沙漠中最为罕见。我国是有关鸣沙记载较早的国家,主要以敦煌鸣沙山等四大鸣沙地著称,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并因此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被认为没有海岸鸣沙分布,也未见有关我国海岸鸣沙的国内外报道和研究。”
记者了解到,屈建军带领团队在海南岛沿岸进行了长期的科学考察。考察过程中,他们在神州半岛、清水湾等地发现海岸鸣沙,并对新发现的海岸鸣沙和已发现的内陆沙漠鸣沙进行了对比和研究。
屈建军告诉记者,他们分析了我国海岸鸣沙与内陆沙漠鸣沙在矿物组成、粒径分布、表面结构及声学信号等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海岸鸣沙矿物组成中石英含量明显高于沙漠鸣沙,而长石含量明显低于沙漠鸣沙;海岸鸣沙粒径粗于沙漠鸣沙,中沙和粗沙组分含量明显增多。同时,海岸鸣沙表面具有典型的水下机械刻蚀作用而成的“V”形撞击坑和化学溶蚀作用而成的深邃溶蚀坑,这种发育良好的表面多孔状物理结构正是控制鸣沙发声机理的重要因素。
据介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通报》,为海南岛鸣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