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记者17日获悉,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学者与瑞典于默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合作首次发现,水星空间环境中存在着东向环电流。这一发现更新了人们对水星磁层电流体系的认知,对认识水星空间环境、科学探测水星以及比较理解地球宜居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长期以来,人们对水星磁层的环电流情况并不清楚。有学者认为水星磁层是地球磁层的“小号”版本,所以水星应该存在类似于地球的西向环电流;有学者认为,水星不可能存在环电流;还有学者认为,水星有可能捕获较低能量的粒子,但这些低能量粒子能否形成西向环电流却悬而未知。
研究团队对“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近4年的磁场数据作统计分析发现,水星磁层内部并不存在西向电流环带,却意外发现在水星夜侧磁赤道附近大约500—1000千米高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东向环电流。
研究显示,水星东向环电流主要集中在磁赤道面上,自西向东运转,并与向阳面的磁层顶电流闭合形成回路,该东向环电流能永久性地存在于任意太阳风条件下。他们认为,太阳风离子通过扩散作用从磁层两侧进入水星磁层,在磁场的引导作用下,在夜侧磁赤道面附近形成准捕获等离子体带。在等离子体带的内侧,径向向外的等离子体压力梯度与磁场共同驱动了水星的东向环电流。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2-05-18 01版)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