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第343期东方科技论坛

聚焦我国高能量密度物理大科学计划

2019-12-16 中国科学报 黄辛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以“基于多功能激光装置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国际大科学计划战略”为主题的第 343 期东方科技论坛在上海举行。

  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朱健强表示,基于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的激光聚变物理实验平台是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中获得超高温度、压力和物质密度的重要手段,是科技强国在国防安全和高能量密度物理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

  朱健强在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发展》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科学家在负载能力、光束质量和束靶耦合等核心技术发展,新型钕玻璃技术、高负载大光栅技术和先进自适应光学器件等关键元器件攻关,以及工程技术研究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其促进了“基于多功能激光装置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的启动。

  朱健强介绍,该研究计划紧密围绕国际高能量密度物理的最新发展态势,优化提升实现了纳秒皮秒飞秒的高功率综合激光平台,开展前沿高能量密度物理等新技术的研究,构建以我为主的大型高功率激光综合大科学研究平台,并牵头组建高功率激光科学与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的国际科技组织,目前已与美、日、俄、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基于该技术,上海光机所完成了以色列国家激光装置的研制,实现了首例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输出。

  朱健强告诉《中国科学报》,多功能综合激光装置建成后能够为物理实验提供新的构型设计、更宽的参数选择范围以及多方位的诊断,从而满足更广的物理需求,为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针对大科学计划,中科院院士张杰表示,基于该领域国际发展态势,我国要充分发挥多功能综合激光装置的优势,积极探索新型驱动模式,全方位推进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在全球迅猛发展的前沿科技浪潮中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科技合作网络体系。

  与会专家围绕相关领域国际最新发展趋势,共同研讨了高能量密度物理、高功率激光技术、先进激光技术与应用等战略高技术领域的前沿方向和新技术途径,进一步凝练、深化和拓展了我国高功率激光技术学科方向,从而更加准确有效地服务于我国重大专项。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9-12-16 第4版 综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