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技支撑
科技创造新供给 思路推动新发展
渤海粮仓又到丰收季
发布时间:2017-08-02 来源:中国科学报 秦志伟 【字号:

  今年是国家科技支撑“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实施第5年,也是项目收官之年,其将为国家和社会交上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备受关注。日前,“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推进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

  在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研究员刘小京介绍,截至2016年,该项目已在诸多方面取得创新进展,示范推广1916.7万亩,实现增粮56.63亿斤,增效35.49亿元,有力推动了中低产区粮食增产增效。

  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提出建设“渤海粮仓”的战略构想到现在,已经过去6年了。“目前的发展还在构想范围内,有些指标完成情况已超出当时的构想。”刘小京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据悉,项目计划到2020年实现增产100亿斤粮食。

  科技让粮食增产成为现实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在刘小京看来,稳定高产区粮食播种面积、挖掘中低产区粮食增产潜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而环渤海中低产区就属于后者。

  环渤海中低产区主要分布在渤海西部海拔低于20米的低平原区,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包括粮食单产低于400公斤/亩的河北、山东、天津的60个县(市、区)。

  “受淡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瘠薄盐碱制约,环渤海低平原区有4000多万亩的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的盐碱荒地。”刘小京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对黄淮海平原的农业有较长研究历史和科学储备。当时,经过分析比较,李振声、刘小京等人就认为该地区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根据当时推算,到2020年该区有增产100亿斤粮食的潜力,有望建成“渤海粮仓”。刘小京向记者介绍,目前通过各类技术集成创新并推广应用,已经实现粮食增产56.63亿斤,亩增产140.7公斤。

  各类技术主要包括耐盐作物品种选育技术、农田多水源适水灌溉技术、盐碱地耕层水盐调控技术以及相关技术体系,并建立了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和县域整体增粮模式等。

  以农田多水源适水灌溉技术为例,项目创新了基于咸水等多水源利用的适水灌溉技术,为节水压采和粮食增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据刘小京介绍,亩用100方微咸水、节约100方深层淡水、增产100公斤粮食,可使河北环渤海低平原在实现地下水压采目标下的粮食生产能力提升65.4亿斤。

  “由多项技术形成的渤海粮仓县域整体增量模式在河北省13个县市应用,效果显著。”刘小京表示,如在南皮县全县域推广,增粮1.5亿斤,节水3000万方。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形成的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体系,成为了粮食增产增效新的增长点。技术体系具体包括耐盐水稻品种、氮肥高效利用综合栽培技术、节水高效利用综合栽培技术、有机生产技术、机制盘育秧技术等。

  项目组统计的数据显示,除辽宁和天津外,在山东推广应用20多万亩,河北2多万亩,增产粮食近2亿斤。

  截至2016年,项目在河北省、山东省、天津市和辽宁省的80多个县市进行了示范应用,建立核心示范区面积7.8万亩,示范区189.0万亩,技术辐射推广面积1719.9万亩,三区示范面积合计1916.7万亩,总增粮56.63亿斤。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除了比较直观的粮食增产外,项目还开展了“研究单位+企业+种植大户”等不同的运行模式,培育了一批农业发展新业态动能,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最为明显的是,通过渤海粮仓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近百家农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刘小京说。

  德州市位于渤海粮仓的最西侧,盐碱地以中低度为主,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星种业)于2013年承接了德州市科技局渤海粮仓项目后,着力选育抗盐碱、高产、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并与农户签订协议,公司向农户提供统一的种子、农技、指导,并进行统一回购。

  为此,当地种粮大户王洪森流转了300亩土地,与良星种业签订合同,种植小麦和玉米。“从那时候起我就用他们的种子,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施肥,都有专家上门来指导,咱也按照科学来种植。”王洪森说。

  而盐碱地通过配方施肥,不仅可以少施肥,节省成本,还能达到好效果。有了良星种业的统一服务,王洪森的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一亩地增产10%~20%。

  值得一提的是,在渤海粮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通过研究所、国科控股与地方政府合作,于2016年7月注册成立了渤海粮仓南皮种业有限公司,这被看成是实现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一条有效途径。

  据刘小京介绍,该公司以“小偃81”和“小偃60”等小偃系列麦为基础,进行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目前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已经将2项植物新品种权、2项农作物品种、10项农作物品种种质及2项专利以技术入股形式委托给公司,为加速品种的产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项目还建立了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为中低产区农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土地流转加速,农牧结合发展势头强劲,农业结构调整急需引领。“借助渤海粮仓粮食生产平台,建立种养联盟,实现农牧结合对接,促进粮食生产的成果转化和养殖业的饲料供给。”刘小京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还加强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实现粮食生产中的节水、减肥、减药和环境修复,推进生态循环,助力渤海粮仓绿色增产和增效。

  其中主要模式有,在河北推行的“奶牛企业+粮饲+有机肥”“养鸡企业+粮饲+有机肥”模式,在山东、河北推行的“养猪企业+粮饲+加工+有机肥”模式等。

  “通过建立起生物育种、良种繁育、盐碱地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于一体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带动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刘小京说。

  探索打造农业4.0模式

  面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高技术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探索打造中国农业的4.0模式。”刘小京说。

  在刘小京看来,农业1.0主要是人力、畜力生产,集体经营的方式;农业2.0是机械化生产,发展为分田到户;农业3.0是科学化生产,已经到了土地流转适度规模化经营;而农业4.0就是智慧或智能生产,主要经营方式是扩大规模生产和农民职业化。

  而依托的重要载体正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具体措施是围绕智能农场、智能生产和智能商业模式,在渤海粮仓范围内选择典型示范区,开展以物联网、移动互联、遥感监测、产品溯源、无人生产为核心的智能农业的研究示范。

  据悉,项目以渤海粮仓为平台建立了山东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示范园、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威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河北曲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

  以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孙宏勇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该园区于2015年认定,是依托项目发展建立的,“园区按照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3个层面进行建设”。

  其间,该园区的获批还有一个小故事。刘小京向记者介绍,正是项目形成了渤海粮仓县域整体增粮模式的实施,为园区获批奠定了条件。目前该模式已被河北省确定为区域增粮模板在全省推广。

  据介绍,该园区把核心区作为重点进行建设,规划布局了“两园、三区、两网、一线”功能区,即以农业科技创新园为基地进行高新技术研发,以良种繁育区、作物高产高效种植区和畜禽生态养殖区作为研发技术的转化应用基地,然后通过产业聚集园把农产品深加工业进行聚集,以水资源调控网、大数据农业信息网为保障,同时构建生态旅游观光线,发展休闲农业。

  “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带动区域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进步,成为渤海粮仓的科技支撑和示范窗口。”孙宏勇说。

  在核心区建设的基础上,把成功经营的模式在示范区和辐射区进行示范推广,示范区以沧州市为主要区域,辐射区是以环渤海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的相似类型区。

  毋庸置疑,作为农业4.0重要的依托载体,无论哪个农业科技园区,其发展模式都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7-08-02 第5版 农业周刊)
(责任编辑:任霄鹏)
关闭页面
© 1996 - 202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