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团拜会上说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一次又一次的看到“家风”一词,让我不由得去思考: 到底什么是家风?于是,我问了“百度”,百度告诉我:家风又称门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百度用词很规范,让一些老农民不太好理解。我想,家风其实就是长辈日常的所说所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并在不自觉间形成的一种习惯和默契。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非红二代,非官二代,更非拆二代。爸妈朴实乐善,总是喜欢帮助村里一些比较有困难的人。小时候,爸妈时常把家里种的西瓜、葡萄、蔬菜送给邻居。把我们穿着小的衣服送给有需要的小朋友。耳濡目染,我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大气、心善的姑娘。会主动让座,主动把多找给我的钱退回去,主动关爱邻居老人。
长大后,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公,当时就被他的好脾气迷住。嫁给他之后才发现,他的家人,包括父母以及哥哥、姐姐,性格都很好,并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爱心满满。
老公家从小就保持了一个习惯,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个家庭会议。孩子们小时候,主要是我公公发言。喜欢红色教育的公公,总是给孩子们灌输各种政治思想和人文历史。直到我结婚之后帮我老公整理书籍,满满三箱子的书,有一半是关于政治和心理学的。我当时很好奇就问老公:“为什么你一个工科生,会有这么多政治类图书?”他告诉我说:“全源自于爸呗。小时候他总给我讲政治,以至于就对政治感兴趣了。大学时候,周末了,其他同学都是泡网吧或者看小说,我却在自习室看政治……”这个家庭例会的习惯,现在依旧保持。孩子们大了,老爷子讲话的戏份儿少了。但是孩子们又开始教育起了下一代的孩子……
记得,刚结婚那会儿,只要我老公在家吃完饭,就会去楼下买肉吃,因为他知道我公公特喜欢吃肉。有一段时间,连续一个月吧,我老公每天都买一斤驴肉,要知道,一斤驴肉80多块,我有点着急了,私底下开始跟老公抗议:“这也有点太浪费了吧。”我老公说:“爸喜欢吃肉,趁着现在身子还健康,能吃就多吃点呗。吃饭又吃不穷……”后来,听我婆婆说,我老公的奶奶生前就喜欢吃肉,他们当时每周都会给奶奶买猪蹄吃。顿然,我有点理解我老公了。孝心是会传承的。
结婚之后我发现,每次过马路,我公公总是牵着我婆婆的手,非常有爱,又让人羡慕。后来,我们有了小孩儿,我老公也会当着孩子的面亲我。刚开始,我有点不好意思,说有孩子在呢。我老公却不以为然,他说:“ 正因为有孩子在,我才要更多地亲你啊,这样孩子们见了,也会亲你的。”我想:爸妈的爱已经不经意间传递给了他的孩子,并会继续传下吧。
我老公家人多,又很喜欢聚会。特别热闹。尤其生日的时候,更是不能错过。可是,无论谁的生日,切的第一块蛋糕必须要先给爸爸妈妈。记得我刚结婚不久,我母亲来看我,吃饭时候,我老公买了烤鸡,然后把一只鸡腿给了我母亲,另一只鸡腿给了我。在我老公看来,鸡腿是一只鸡的精华,是最好吃的肉,所以他把最好吃的肉分给了长辈和爱人。当时,他不知道,其实我母亲是不喜欢吃肉的。但我分明从我母亲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所以,我老公的这种孝心与爱心应该是已经深入骨髓了吧。
至今,我与老公结婚刚三年时间。日子虽不长,但老公家的氛围却已深深地影响了我,我想,更是影响着下一代的孩子们。
家风彰显的是家教。好的家风必定是因为好的家教。好的家教就像是优质的种子,好的家风就像是肥沃的土壤,在好的家教与家风下生长的孩子,也必会开出漂亮的花朵,结出饱满的果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我们一起营造与传承更好的家风,来共同构筑一个和谐、文明、强大的中国吧!
(责任编辑: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