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家风故事

合肥研究院 雷露:做一个正能量使者

合肥研究院 雷露


发布时间:2020-12-18来源: 【字号:
  家风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我看来,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的影响。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家风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更是孩子规范行为准则的“调节器”。它是一种看似不存在的规则,却又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你的行为,教你做人,帮你做事……
  我的父亲,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儿子,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十年西藏炮兵之旅,辗转反侧建设西部铁路。这些在旁人看来的艰难困苦,到他这里却可以淡然面对,只因为他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宽容乐观有自信随时传播正能量”。
  父亲出生没几年就赶上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家家户户没有多余的粮食解决温饱,而有着一家六个孩子的贫农家庭,我的爷爷付出了很多,不怕苦不怕累想方设法带领全家解决温饱度过危机。我的父亲当时虽然年幼却也从中学会很多,他常常给我提起爷爷给他说:“家人就是要互相体谅彼此照顾分担疾苦,遇到困难不要怕乐观面对想办法。”他铭记于心也按此而行,因为在家排行最小,很多事情都有大他近二十岁的哥哥嫂嫂们完成,但他仍会主动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给长辈们讲在学校的逸闻趣事陪他们开心。会在每天走十几里地放学后下田帮忙务农,唱着歌谣骑着黄牛全然不知劳累。谁家需要帮助时总能见到父亲的身影,关心劝慰周围乡亲俨然一副知心大哥的模样。
  父亲在十九岁时经历了他的人生转折点——西藏招兵。当年爷爷总说:“男子汉就是要当兵保家卫国”。也就是这句话,爷爷的四个儿子都是军人。当得知又有招兵消息时我的父亲这个热血青年就跃跃欲试,他的老师也向招兵领导推荐了父亲这位能文能武的好兵苗子。当然父亲也没有辜负众望,在1974年的那个秋冬成为爷爷的第五个军人儿子,被第一批招到西藏军区陆军地五十三师炮兵团。西藏不论是自然还是物质条件都非常的艰苦,但父亲提及那一段时光却总是笑容满面很是怀念。“第一年的高原反应让我头痛欲裂,被人架着也还是要负重拉练的。”“第一次开炮的时候真的是又紧张又开心。”“还记得第一次吃青稞面时说不出的感觉,赶紧喝一口酥油茶,想想这都是粮食啊,就又硬生生地咽下去。”诸如此类的回忆也让我体会了父亲在艰苦条件下同样可以自我调节乐观面对的积极心态,也是这样的精神陪伴他度过了十年的西藏军旅时光。
  退伍转业回老家还是建设西部,这个问题摆在他面前,父亲毅然决然选择了建设西部,因为这里也有他的家——我的母亲。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母亲同父亲一样也是天生乐天派。当时20世纪80年代初,父亲常年在铁路沿线工作,母亲要边工作边照顾家庭,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巴却乐在其中。“当年我们结婚什么都没有,连板凳都是借隔壁邻居的。”母亲给我说起那段历史“你爸经常说放心,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母亲深信不疑,父亲也没有食言,我和姐姐都在爱和自由中自信成长。同样父亲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自信满满,接人待物时考虑他人、宽容乐观,大大小小的荣誉和奖章都是对他的肯定。“你的父亲是我们的好领导、好大哥。”“他总是不求回报的帮助我们队里的年轻人。”每次我去父亲单位找他时总能听到对父亲的称赞。
  转眼我也离开父母在异地他乡扎根成家十余年,当时考虑是否留在这里时很纠结,反倒是父亲很开明安慰我说:“哪里过得好都是家,相信自己的选择。”没错,就是当时的鼓励成就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我的父母亲也都已退休,到了与儿孙同享天伦之乐的日子。有时我问他:“您工作时,有很多以前是您员工的人都当了您的领导,您心里难过吗?”老爷子会心一笑:“这有什么难过的?要为他们感到高兴啊,年轻人就是要努力上进超越老一辈啊!而且我现在的首要任务可比他们的工作重要多啦!我要继续学习更好的培养孙子啊!”是啊,我亲爱的父亲母亲,二位虽已年迈,却依旧保持着乐观心态,也是这种心态影响着我,我也坚信“宽容乐观有自信随时传播正能量”这种精神也会伴着我的孩子成长,她也会成为一名正能量使者。
  最后还是那个问题,什么是“家风”?于你、于我、于我们大家,“家风”就是这个家庭中祖辈们的一段段故事、长辈们的一句句话、父母从早到晚、积年累月的身体力行。这些故事滋养着你,这些话影响着你,这些行为潜移默化着你,于是,你、你的孩子就是你们家“家风”的体现。
(责任编辑: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