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0日是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创新争先、自立自强”。全国将开展全国科技周、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发布、各地“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等一系列科技主题活动。为展现中国科学院科技工作者良好形象和精神品质,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制作本专题,展示中科院入选各地“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优秀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马宗义

发布时间:2022-05-27

来源:【字号:

  主要事迹
  坚定理想,做科技报国的践行者
  马宗义长期致力于金属基复合材料与搅拌摩擦焊研究,他始终秉承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把个人理想、人生追求自觉融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当中。
  2004年他放弃国外发展机会回国,从艰难的零起步逐渐建立起以15名博士为核心的40余人研发团队,打造出国内最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基地和搅拌摩擦焊实验室。承担国家“863”、“973”、重点研发、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SCI论文400多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SCI引用20000多次,H因子59。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6项,发布企业标准4项。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基于需求牵引开展研发,是马宗义矢志不渝的科研理念。与用户单位无数次的交流、实验室与中试车间里迸发出的创新火花,都见证了将论文与专利转化成产品与技术的决心。这样的理念和坚持带来了丰硕成果,嫦娥、天问、北斗、天和、遥感、风云、高分、龙舟、复兴号等耳熟能详的国家重大工程型号都有马宗义团队的突出贡献。
  勇攀高峰,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我国起步较晚,由于领域敏感,长期受国外技术封锁。近年来我国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结构轻量化、高可靠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这一新兴材料的开拓者之一,马宗义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担起攻坚克难的重任。
  他带领团队开发出结构、功能及其一体化等多个复合材料体系,解决了6吨级(超国际公开报道一个数量级)超大坯锭的低成本、短流程粉末冶金工程化制备难题,突破了自由锻造、薄板及薄壁管轧制、薄壁异型材挤压等塑性加工瓶颈。研制的复合材料应用于风云、高分等关键型号卫星光机结构,“嫦娥五号”月壤钻取机构空心钻杆,“祝融号”火星车车轮、移动结构、桅杆、太阳翼、天线驱动组件,“天和”核心舱太阳翼展开机构关键部件等等。其中,2.6米长月壤空心钻杆作为航天领域的唯一零件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凸显了其在“嫦娥五号”探月任务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祝融号”火星车50余种200多件复合材料零件,打破航天器复合材料占比记录。相关成果荣获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明一等奖。
  他在搅拌摩擦焊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SCI论文数及引用量均国际排名第一,引领了国内外发展。率先攻克了铝基复合材料、电工铜超厚版、高强铝合金厚板等世界性焊接难关,解决了我国首台高温气冷堆核燃料贮运容器、复兴号高铁车体等焊接制造难题。其中,中子吸收材料焊接筒助力石岛湾核电站1号反应堆达到临界,铝合金厚板焊接工具与工艺实现了3000多件高铁车沟座板的焊接制造。相关成果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身正为范,做攻关团队的领头雁
  马宗义是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特聘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5-2020连续六年入选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在科研实践中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谦虚低调、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为团队成员树立了良好榜样。他重视人才培养,甘为人梯、提携后辈,打造出勇于创新、严谨求实、拼搏奉献的创新团队,2人成为博士生导师并走上课题组长岗位,获得各类人才称号20余人次。培养了30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多人获中科院院长奖和优秀毕业生等称号,他因此获得中科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教融合优秀导师奖。9名博士毕业生陆续加入团队,为团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着眼大局,做行业进步的推动者
  马宗义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与搅拌摩擦焊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多次担任全国性学术会议分论坛的主席,组织高水平的专题学术交流。2016年,他发起并主办了第一届全国搅拌摩擦焊接与加工学术会议,制定了两年一届、研/企轮办的系列会议模式。作为客座编辑,他为我国重要的英文学术期刊《材料科学技术》和《金属学报》组织了两期搅拌摩擦焊专刊。2019年,他在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发起成立了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委员。这些活动为业界同行开拓视野、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机会。2020年,他受聘为国际期刊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主编,通过期刊平台,积极推进我国科研人员的成果在国际上的展示。 
  感人故事
  锐意创新——“到月球上去挖土”
  从“嫦娥五号”的月壤钻杆到“祝融号”的“风火轮”,从辽宁卫视到CCTV4、CCTV1,从中国科学报到科技日报、新华社,金属基复合材料一次次为公众展现了优秀的科普大餐,助推了材料科学的社会热度。
  随着月壤钻采任务的圆满完成,“到月球上去挖土”成为勇攀科技高峰、攻坚克难的激励口号。月壤空心钻杆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更凸显了其在“嫦娥五号”探月任务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空心钻杆的研制难度远超想象——轻质、高强、耐磨的材料特性,内部空心、外部螺纹的精细结构,长达2.6米、最薄壁厚仅0.8毫米的尺寸,更是对钻杆制备加工工艺提出了一项项的严苛挑战。
  针对这一重大工程需求,马宗义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在无先例可循的条件下开展各项技术攻关。为了满足月壤钻采苛刻的服役环境和“万无一失”的质量要求,研究团队通过优化制备与加工工艺进行高取向微观结构设计,实现了高耐磨性下的强塑性匹配;通过与用户单位在现场的实地研讨,在历经多次失败后终于突破了内孔与外螺纹高精度加工、热处理强化与矫直等关键技术。经过马宗义团队与用户单位的通力合作,最终解决了月壤钻杆“无材可用、有材难加工”的困境,为“嫦娥五号’钻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诲人不倦——助力青年人成长
  很多人羡慕马宗义团队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复合材料上天入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连续突破、三项省部级科研奖励、二名博士毕业生获中科院院长奖等等,却不知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团队十年磨一剑的艰辛付出。
  晚上9点,60人的大组会刚刚结束,马宗义又留下了团队的工作人员,从学生培养到论文撰写,从基础科学问题凝练到工程化生产技术瓶颈,之后还有团队青年人项目答辩前的第5次预讲……当大家再次走出会议室时,漫天的星光伴随着的是坚定的前行之路。
  他积极鼓励青年学者及研究生申报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交流,对申请书和ppt毫无保留地进行指导、传授经验,最多时有20余次的反复修改。2021年,在申请国家“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时,马宗义结合团队的研发优势,联合上海光源、散裂中子源等优势单位组成申报队伍,力推团队青年人担任首席科学家,期间组织了不下十次的研讨,更是在答辩前请来行业专家,模拟现场答辩,为项目进行最后把关,使项目顺利立项。他总是用行动诠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为团队的长远发展和青年人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江澄)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