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河北省南皮县白房子示范区,小麦耐盐新品种在盐碱地上长势良好,农民操控无人直升机进行喷药作业。杜芳摄
走进河北省海兴县小山乡的山西洼,一条路的两边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西边的土地上满眼绿色,作物长势良好,东边的土地白茫茫一片,寸草不生,连吹来的风都带着盐碱的苦咸味。
小山乡的农民丁宝龙告诉记者,海兴县属于“苦海盐边,地碱水咸”的地方,眼前的绿色农田以前也像“盐嘎巴”地一样十年九不收。后来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这里挖渠、覆膜,运用各种技术让这片盐碱田恢复了生机。
丁宝龙所说的“盐嘎巴”地就是盐碱地,在环渤海低平原地区有5000万亩盐碱地,覆盖60个县,包括未开发的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这些盐碱地亩产低的只有400斤左右,高的不超过800斤。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说:“这些农田的土壤是黄河冲积来的,增产潜力很大,只要把盐碱治理好,加上适当农业措施就是吨粮田。”
李振声算了一笔账,5000万亩盐碱地仅占全国粮田面积的三十二分之一,但如果每亩增产200斤,5000万亩就能增产100亿斤,占2020年全国粮食增产计划的十分之一。
2013年4月,中科院、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启动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力争实现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这里农田含盐量高达千分之六,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传统治理方法是将地下水抽到3米以下,防止毛管水上升析出盐分。但是这5000万亩农田属于海拔20米以下的低平原,地下水位有的不到3米,无法用传统方法治理,必须另辟蹊径。”李振声说。
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科技人员为了降低农田盐碱含量,摸索出适盐用盐和以盐治盐等多种方法,比如利用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暗管排盐、配施有机肥调盐等。据了解,这些技术配合使用,可使盐碱地含盐量降低到千分之三以下,意味着盐碱地里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可以增加2倍到3倍。
“实施渤海粮仓项目不仅要解决农田盐碱的问题,还要解决水资源缺乏的大问题。”南皮试验站站长刘小京说。据河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北省一年用水总量约200亿立方米,而可用的水资源总量约170亿立方米,每年不得不超采约4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
“再不能开采深层地下水了,粮食增产要从微咸水、外来水和雨水上做文章,研究节水增粮技术。”南皮试验站研究员张喜英说,科技人员带领农民用含盐量小于每升3克的微咸水灌溉农田,研究出一整套土肥水种相配合的节水增产措施,农民种小麦从以往的浇5次至6次水降低到只需要2次到3次,但是产量不减。南皮县穆三拨村农民许景云说,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技术,项目示范地小麦亩产已经从500斤提高到800斤。
据了解,“渤海粮仓”工程实施一年多来,已在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的27个县市建立了36个试验示范基地,示范面积28万亩,辐射带动面积500余万亩。
(原载于《经济日报》 2014-05-23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