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头图

《人与生物圈》专家组调研鼎湖山保护区

发布时间:2015-12-10

来源:华南植物园【字号:

  126日至9日,《人与生物圈》编辑部专家组一行在副总编陈向军的率领下,赴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隶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开展调研、考察与交流,为2016年出版中国自然保护区60专辑开展前期策划工作,以及总结鼎湖山保护区的成效与特色,努力凝练对外绿色智力输出的国际合作项目。 

  专家组首先与保护区领导班子、中层管理干部等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主要围绕:一、中科院60年来为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做了哪些原创性、独家性的工作;二、在今年先后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背景下,中科院在十三五期间,如何能进一步发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平台和中国生物圈网络平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用科学技术推动中国生态保护事业的可控、可查、可视,并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合作和绿色援助?三、对中国保护区管理体系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等几个方面内容进行探讨。与会人员针对上述几个内容,结合鼎湖山保护区管理工作和历史背景,从鼎湖保护区的建立、成长、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等一路走来的道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座谈会上,保护区管理人员还就鼎湖山建立60年来开展保护、科研、国内外交流合作和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随后两天,专家组在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忠良研等陪同下,深入保护区野外开展实地调研考察。沿途,黄忠良等向专家组现场介绍了鼎湖山保护区的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为了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鼎湖山保护区的历史,专家组还邀请了部分退休老职工召开座谈会。 

  最后,结合座谈会和实地考察情况,专家组进行了总结整理。专家们认为,鼎湖山作为中国第一个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科院的保护区,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能充分利用建设早、基础扎实、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科研平台的功能,备受国内外关注。鼎湖山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挑战与希望,自1979年加入世界生物圈网络后,生物圈的理念在鼎湖山得到很好的体现。此次专家组调研,为鼎湖山60周年区庆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理论宣传导向和基础 

交流座谈会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