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聆听专家的介绍

参加植物兴趣小组活动的孩子们认真做着笔记 中科院植物所的科普工作有较长的历史,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具有组织不同活动形式的能力。多年来,在科普教育、科普宣传、科普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据悉,该所的科普工作依托中国科学院雄厚的技术资源,以植物园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努力打造一支专门从事科普工作的队伍。目前已能够策划一些如实地参观、科技夏令营、专家讲座、科普展览、科普咨询、出版科普读物等形式的科普活动,对公众进行植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多年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植物园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几项科普课题支持。他们利用课题经费和植物园匹配资金,进行了科普教育中心的设施改造,并举办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发展”和“沙尘暴与北京”的展览。这些科普展览在植物园的科普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游客的好评。
在全国开展的首届“科技活动周”活动期间,植物园与科协大力合作,由植物园承办了“大手拉小手,科学伴我成长”——首届“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活动期间,举办了活体罂粟禁毒展览,宣传科学,使公众认识、了解毒品,在社会上起到坚决抵制、监督的作用。在禁毒展览中,所长、园长等领导干部都亲自参加了讲解。许多游客专程赶来观看展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植物园还注意加强与街道、社区联系,到社区宣传科普知识。植物园曾组织植物专家到香山街道进行科普咨询,通过专家讲解、答疑,图板展示的方式宣讲植物与人们生活的知识,社区群众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植物园还将科普展览送到街道的科普宣传场所中去,让更多的人群了解植物知识。
植物所还积极组织老专家编写《21世纪学科发展丛书》中的植物学部分,所编写的书籍获得“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该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对公众进行了环保、园艺、植物学研究进展等方面的科普教育,宣传了科学知识,接待了大量不同层次的科普对象,使游人量比以往增加了30%。植物园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学术指导中心”、“海淀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先后获得关心“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贡献单位、北京市科学普及工作先进集体、北京科技周组织工作奖等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