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等七个省市采集的76份果子狸样本及656份其它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样本中,均未检测出SARS病毒。这是记者今天在中国农业大学公布的“动物源冠状病毒专项研究”部分成果中了解到的。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汉春介绍说,该课题组采用国际通用的基因检测方法,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732份样本进行了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基因检测。在所有样本中,均未检测到SARS病毒。这表明,目前没有科学证据确认这些动物是SARS病毒的来源。
据了解,中国农业大学在动物病毒学领域具有多年经验。据该校校长陈章良介绍,为了较全面地采集到动物样本,该校副校长孙其信亲自到深圳、香港等疫区进行协调,找到了广州佛山第一例SARS患者的家属,根据家属提供的线索,采集了有可能接触过的各种动物样本,也到香港大学曾采集果子狸样本的地点采集了三只果子狸样本,还深入到广东、广西、云南、山西、陕西、江西和北京等地随机抽样采集了65种动物,其中野生动物54种,家养动物11种,包括蝙蝠、猴、蛇、猪獾、野禽、蛙类、猪、家禽、犬、猫、鼬獾、野生龟鳖等。
据介绍,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3种新的冠状病毒,表明冠状病毒的变异现象不容忽视。但在家养动物中目前还没有发现SARS病毒。
另据杨汉春介绍,科研人员在“动物源冠状病毒专项研究”中对鸡的冠状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毒株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这是我国完成的第一个动物源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该病毒主要引起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高达25%以上。这一成果为冠状病毒的遗传变异提供了有价值的生物学信息数据。该项成果已被国际基因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