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专家评述
世卫专家:中医药治非典有效但要加强临床研究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6-02 【字号: 小  中  大   

    5月2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中医药非典临床研究项目设计研讨会,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参与讨论,对中医药在治疗非典中的作用表现了浓厚兴趣,并对课题如何设计得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研讨的课题名为“早期应用中药对SARS(非典)患者病程、预后及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旨在通过观察发病早期使用中药后,非典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病程中发展成重症患者的比例、平均住院日、病死率等临床指标以及T细胞亚群、特异性抗体、炎性细胞因子等免疫学指标,探讨中药对非典发病初期的治疗作用。

    在听取了对课题设计方案的说明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与中方专家就样本选择、临床对照、分组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使方案更严谨、科学。世界卫生组织SARS项目协调员钱秉中表示,面对非典这一新的疾病,世界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这方面,中医药在治疗非典中做了积极的尝试,并显示了较好的效果。他认为,目前关键是要通过设计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获得有力证据,探讨中医药可能存在的治疗价值和优势。他建议,开展中医药临床治疗SARS的研究应按照国际标准规范,进行严密设计,使其成果不仅能为中国的病人服务,也能为全世界的患者作出贡献。钱秉中表示,世界卫生组织非常愿意加强与中国在这方面的合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介绍,该课题由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由非典定点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牵头,多家单位合作,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为使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临床研究能够与国际通行的设计原则衔接,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该课题拟申报世界卫生组织支持项目。

    据悉,自北京发生非典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4月9日紧急启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临床研究特别专项”,在广州和北京设立课题19项,参加单位18家,涉及非典定点医院11所,400多名专家参与,开展了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攻关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从不同侧面反应出的优势包括:服用中药可缩短平均发热时间;有利于改善全身中毒症状,稳定病情;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减轻激素使用和撤减过程中的临床常见副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