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攻关前沿
昆明动物所P3实验室成为研究SARS重要技术平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12 【字号: 小  中  大   

    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原体)在全球28个国家出现和我国26个省市蔓延传播以来,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广大科技工作者极度关注并联合攻关。在国家“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我国的科技工作者紧急出击,在SARS研究的病毒分离与鉴定、基因组测序等方面联合攻关中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很多紧迫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SARS病毒细胞、动物模型的建立。昆明动物所向国家“非典”防治指挥中心汇报了研究所的总体研究设想后,2003年5月10日上午,国家“非典”防治指挥部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了以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曾毅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11人,专程到昆明对研究所参与SARS研究的能力和准备情况,特别是研究所的P3实验室进行了严格、认真的全面考察。专家组在听取了季维智所长代表昆明动物所SARS研究攻关小组作的工作汇报,并通过认真严格的考察后,对该所P3实验室的改建设计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时指派了两位国内最有经验的专家直接作为改建顾问。在此基础上专家组肯定了昆明动物所的P3实验室改建计划,一旦上述改建完成就可以开展SARS相关的研究工作。

    昆明动物研究所1995年建立了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P3实验室,ABSL-3),当年10月通过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专家组验收并由卫生部正式发文同意启用。该P3实验室建立以来一直用于艾滋病病毒HIV的研究,已正常运转8年。作为国家SARS防治科研攻关的重要网络成员单位之一,昆明动物所主要开展SARS病毒感染细胞灵长类动物模型建立,同时配合国内其它研究单位,如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成都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中心等,开展SARS发病机理、疫苗研制、治疗药物筛选等研究和攻关任务。

    人类对付诸如SARS等随人类高密度快流动的生活方式而引发的“新的烈性传染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斗争。昆明动物所改建后的ABSL-3实验室可作为重要的技术平台,为抗击SARS或其它突发性烈性传染病奠定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