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中科院为防治“非典”做贡献 > 治疗方法
非典患者老孔的康复故事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5-23 【字号: 小  中  大   

    51岁的孔新巨,是小汤山医院首批非典康复患者之一。谈起那段刚刚过去的经历,老孔感慨良多:他认为非典不可怕,坚强的精神能够战胜它;他自此真正领会了“军民鱼水情”的真正含义;他相信劫后余生的自己面对生活会更乐观。

    5月15日10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小汤山医院首批非典康复患者之一,51岁的孔新巨走出了医院的东门。他的儿子孔磊早晨八点就等在医院门外准备接他回家,看着父亲从医院走出,孔磊的心里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患病之初——先照顾好老伴

    3月底,孔新巨的老伴因为高烧不退,住进了海军总院。在老伴住院的第三天,一直陪床的孔新巨开始发烧,当时并没在意的他偷偷吃了几天退烧药,却未见效。4月初,老孔的老伴被医院确诊为非典,老孔当时联想到自己的情况,怀疑受到传染。经拍片化验后,医院的确诊印证了老孔的猜测。

    “既然我俩都是非典患者,就把我们放在一个病房,这样我还能照顾老伴。”医院答应了老孔的请求,此时他老伴的病情已十分严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要他和儿子做好心理准备。看着病危通知单,老孔懵了,他真地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时他的身体状况也已经很不好了:浑身无力,头疼发烧,不想吃饭也不想喝水,饭就是吃下去也感到味不对,堵在胸口特别难受。后来在医护人员的开导下,老孔明白了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性,把饭当药,咬牙闭眼吃下去了。他想,只有自己病好了才能更好地照顾老伴。

    接着,奇迹出现了。在医院的治疗和老孔的精心照料下,老孔老伴的病情虽然还比较严重,但总算度过了危险期。不久,她被转去北京胸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而老孔则于5月1日转入小汤山医院8病区。

    虽然老伴现在的情况还不是很乐观,但老孔相信,最难熬的日子都挺过去了,在如今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他们一家终能战胜病魔。

    病愈心得——以顽强的精神战胜病魔

    老孔说自己也算是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病其实没那么可怕。因为他总把心思放在老伴的病情上,没太在意自己的病情,而这种不怕病的心态倒帮他挺过了那段最难受的日子。他总结了自己在得病期间的一些心得:

    “第一、非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非典后丧失信心,要有正确的认识,配合医生早治疗。要保持自信坚强的心态,要有毅力。

    吃不下饭、喝不下水时要逼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一旦患病千万别灰心丧气,要鼓起劲来从精神上战胜疾病。(与老孔同天出院的小陈也说是朋友与家人的安慰与鼓励,给予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要早治疗,我老伴就是因为医治得晚致使现在病情还比较严重。

    第三、我个人觉得护理很重要。我老伴能熬过那段时间和我对她的护理有很大关系,她呼吸困难时,我帮她吸痰,背疼时我帮她揉,吃不下饭时我劝着她吃,医生说这些对她的病情好转起了很大作用。

    我在小汤山时,从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到医院的伙食配餐,都无可挑剔。这也是我能这么快康复的主要原因。”

    老孔希望自己的这些心得,能让尚未康复的患者有所借鉴、有所启发,也算自己为社会尽一分力。

    【地坛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郭利民】 病人积极的心态对于治疗的有效性甚至大于药物的作用。

    由于非典的传染性很强,所以,一般要求病人住在单间病房中进行隔离。失去与家人、外界联系的病人是孤立无援的。因而常常会表现得非常焦虑,而这个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呼吸衰竭,如果再加上紧张,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心速加快、出汗等不利于病情稳定的症状。这种恶性循环,对病人的治疗很不利。因此,一定要经常安慰心理焦虑的病人,减轻其心理压力。

    最深的感受——对“军民鱼水情”有了新认识

    记者问老孔经过这场病,他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老孔说:“以前常听‘军民鱼水情’这句话,但没什么概念,这次我是切身体会到解放军同志的军人作风,军人胸怀,对老百姓的热诚。”

    “我们心里想的,医护人员都想到了,根本不用提什么要求。稍有点思想波动,他们就会前来安慰你、鼓励你!在小汤山时,有位姓谈的病友,因一家三口都感染了非典,情绪总是起伏不定,医生护士就常安慰他说‘不要着急,不要想太多,安心养病。’”

    “我出院前几天,医生就告知我即将出院的消息,之后,因为我有一项化验指数稍微偏高,我担心自己不能按时出院,心里便很着急,这时,医生护士们好像知道我的心思似的,前来安慰我说,即使推迟出院也是为了我和周围人的安全。听完他们的话,我完全放心了。因为我相信医院的安排、相信这些医生,他们连日来为我所做的一切让我无法不信赖他们。”

    邻居的疏远——总有一天,他们会来和我聊天

    老孔的儿子孔磊告诉记者,自从父母患病后,同楼的邻居都搬走了,几天前刚搬回的一户得知老孔出院了,又搬走了。现在只要自己一出门,院子里的人都躲得远远的,仿佛自己是魔鬼一样,孔磊为此心里挺难过。

    可老孔却对邻居们的做法表示理解,他说:“我心里也难过,但如果换作我是非典患者的邻居,也许我会做出相同的举动。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像医生护士那样了解情况,所以有恐惧的心理也不奇怪。”

    “我想随着康复者的增多,大家会逐渐了解真实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左邻右舍看我一直都好好的,会主动来和我聊天的!”老孔的声音里透着满满的希望和乐观。

    现在的老孔按照医院的嘱咐,每天合理饮食、坚持锻炼。

    老孔说,这场病让他悟到了很多东西。这对他今后的生活态度有着特殊的影响。

    【小汤山医院护理部主任赵书元】在小汤山医院的首批康复者出院前,全军非典专家救治指导小组组长金关甫携同医院的另外6名专家,对准备出院的患者一一进行了严格审核。他们要求患者出院前必须达到以下标准:连续不发烧最长时间达11天,最短也得达8天,停用激素时间达10至11天,肺部病变基本吸收。

    通过审核,专家们认定,小汤山医院的第一批康复者已完全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出院标准。他们已是健康和正常的。

    老孔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老伴,他和儿子最大的心愿是盼着老伴渡过难关,一家人早日团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