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成都地奥
【经济日报】成都地奥:创新拥抱世界市场
发布时间:2014-01-21 来源:经济日报 杜铭 【字号:  

  中药如何走向世界、造福人类?成都地奥的答案是:创新。

  2012年4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其下属的成都地奥制药集团公司的创新药物——地奥心血康胶囊成功获准欧盟注册上市。这是我国成功进入欧盟市场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性药品,也是欧盟成员国以外获得欧盟市场准入的第一个植物药,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性药品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

  创新融入企业“血液”

  用成都地奥集团董事长李伯刚的话说,26年前创办的这个企业,“从娘肚子里就在创新”。

  1988年,当时还是中科院科研人员的李伯刚怀揣着50万元的贷款,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旧图书馆租了个角落,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他率领科技人员攻克了甾体皂苷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这一世界难题,使地奥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大规模、高纯度、低成本生产甾体皂苷的工厂。这让知名心血管药“地奥心血康”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李伯刚说,把成果从论文和实验室里解放出来,让它们变成现实生产力,不仅是企业家的责任,也是科学家的责任,“我要在这条路上闯下去。”

  万倍增长的背后

  在心血康销售如日中天的时候,地奥的创新活动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新产品开发研究,近几年陆续推出了一批新药。目前,新产品年产值达数亿元,占销售总收入50%。

  创新带来的是企业实现以几何级数爆发式增长。20多年来,成都地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集团净资产已超过50亿元,原始投资增值10000倍,连续14年利税总额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地奥的创新不仅表现在新药的研制上,还表现在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将原材料和人力等成本上升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多年来,他们为老百姓提供了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放心药。

  地奥的创新也表现在有效应对环境污染、能源消耗高和资源转化率低等制约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顽疾上。企业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在产品开发中运用和发展生物酶催化、水相合成、先进制剂等多项绿色技术,从而提升了产品品质。

  在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地奥集团还注重体制创新,建立一头抓科研、一头抓市场的“哑铃式”企业经营模式。地奥集团建立了拥有科技人员1780余人,其中博士、博士后24人,硕士140余人的研发队伍,以技术领先抢占产品、产业制高点。为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地奥甚至宣布项目核心人员将从销售收入中获得可观的提成,成为项目的“技术股东”。

  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

  李伯刚说,中药国际化的最大困难在于“理解障碍”。中药要想“走出去”,为国际上所接受,首先是“学术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一定要下功夫把药品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弄清楚、搞明白,通过长期的临床表现资料,让对方认可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同时,从原料加工到生产销售,都要严格按照生产管理规范来操作。

  面对地奥取得的成绩,李伯刚表示,地奥心血康成功进入荷兰市场只是心血康国际化进程的第一步。接下来,地奥心血康胶囊产品不仅要进一步全面进入欧盟市场,更要为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国际化项目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为发展中药和壮大中国民族医药产业作出贡献。

  据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十二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重大新药研制,加大对生物技术药物、抗感染、心血管、消化系统和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支持。谈起未来,李伯刚充满信心。

  (原载于《经济日报》 2014-01-21 12版)

关闭窗口
© 1996 - 2014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