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科学院先锋人物

发布时间:2023-02-13

来源:【字号:

使命如歌,我自峥嵘

过程工程所 杨良嵘

  杨良嵘,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过程工程所绿色化工研究部主任。十余年来围绕低浓度复杂体系目标物分离效率低能耗高的难题,提出了新型固相萃取技术,围绕新型吸附剂界面的分子水平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新型吸附剂的结构界面优化设计两方面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促进了团队在新型固相萃取分离研究领域的应用转化。

  攻坚克难,甘之如饴

  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杨良嵘不认为自己遇到过特别难以突破的问题,她称自己一直以来运气不错。2010年从过程工程所博士毕业,2014年,作为第三完成人参与的“新型功能化超顺磁性颗粒的制备及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即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成果正是博士论文相关的磁分离技术。但稍作了解,就会明白,不是没有困难,而是她沉浸在攀登科研高峰的历程中。

  在磁颗粒分离设备的设计、制造中,需要前期事无巨细的周密设计及与制作单位的流畅沟通。“比如易流位如何设计便于调节、采用多少个泵、吸附罐高度适配、在什么位置需要预留排空口……前期设计疏忽任何一个细节,或者沟通不到位,后期修改就如同外科手术的失误一般,需要把不锈钢管路反复切开再焊上。”经过半年往返青岛数十次的沟通协调,分离设备的试车、试水经过一次调配就通过验收。杨良嵘和同事正是凭着对磁性材料的深入理解和对分离工艺的精确掌握才能实现磁颗粒分离技术的突破。

  理想成为现实,服务于现实

  杨良嵘从没考虑过从事科研以外的任何职业。填报专业时,她“就想着踏踏实实点儿,我们国家在化工领域有很多有待突破的方向,选化工专业有前景。”其后依然是踏踏实实,清华大学毕业后,经老师推荐至过程工程所攻读硕博学位,2010年毕业留所。

  真正进入化工研究领域,杨良嵘的视角更加开阔。“化工在高精尖产业是大有可为的,在一些高纯试剂、高端产品等‘卡脖子’领域都有待化工科技的突破。”为了突破“卡脖子”问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杨良嵘带领团队开发了系列磁珠提取试剂盒,应用推广到十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了痕量低拷贝质粒和微孢子虫DNA等难提取样本的快速精准提取,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市场产品无法稳定提取用户样本的问题,产品纯度和得率优于国际同行产品。团队由此建立了快速高效的蛋白分离方法和绿色低能耗的分离技术,应用于企业3年内创造利税近1.5亿元。

  牢记使命,勇担职责

  杨良嵘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党龄超过20年,一直不忘初心勇担重任,致力于低浓度复杂体系精准分离研究。在扎实的分离科学和工程的研究基础上,杨良嵘凝聚过程工程所优秀青年人才,共同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研讨分离科学工程方面的应用基础创新研究,申报2022年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青年研究项目“盐湖关键战略资源的绿色高效分离”并获得资助。

  “这个团队凝聚了过程工程所在盐湖绿色分离方面的基础及优势。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我从党史中学到的是,除了自己要认认真真、兢兢业业,还要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这个项目靠我个人或者课题组肯定拿不到做不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杨良嵘还承担了不少公共事务,2015年入选中科院青促会,2020年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今年起担任过程工程所绿色化工研究部主任,也是最年轻的一批研究部主任。2020年,获得过程工程所第四届“过程女杰”荣誉称号,2022年获得研究所首届“我最喜爱的青年导师”称号。同年,所党委成立老科学家冠名科技攻关突击队,杨良嵘任“陈家镛高端原料绿色制造突击队”队长。

  杨良嵘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和大型企业项目,相关成果在工程顶级/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70余篇,他引2000余次;申请国际专利1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杨良嵘认为,“科学家都有好奇心,但我们不只是要满足自己的科研兴趣,要把所长所学用在国家需要的任务上,也是对党和人民这么多年来培养的回报。这是科学家的使命,更是合格党员的使命。”

 

扎根盐碱地,再造米粮川

东北地理所 黄迎新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这句“顺口溜”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的真实写照。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这里的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曾被称为“八百里瀚海”。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科研团队通过农业科技手段进行盐碱地治理,数十年来,一代代盐碱地治理技术研发团队不断深耕,在国内盐碱地治理及高效利用领域成绩斐然,为端牢中国饭碗、粮食战略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昔日盐碱地已成为今日米粮川和粮食产量新的增长点,吉林西部曾经的不毛之地正一步步走向草茂粮丰。特别是2021年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以下简称“黑土会战”),在吉林省西部设立大安示范区,东北地理所刘兴土“黑土会战”大安示范区青年突击队传承一代代科学家的科技创新使命、接续奋斗新征程,集成国内外先进的治理技术消减盐碱障碍,以实现农牧业提质增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目标,立足盐碱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近两年时间取得了累累硕果。黄迎新研究员正是这个青年突击队的队长,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级首席科学家、“黑土会战”大安示范区临时党支部书记。

  有心才有梦,敢追才能圆。2009年,黄迎新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毕业,放弃留在国家站的机会,毅然决定回到家乡,进入东北地理所工作,带着年轻人的热忱,前往吉林西部参与长岭站筹建工作,开展盐碱化土地治理研究。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保护黑土地,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指示,2021年中科院与东北三省一区联合启动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黄迎新勇挑重担,担任刘兴土“黑土会战”大安示范区青年突击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青年突击队的工作条件异常艰苦。春天风沙肆虐,夏秋蚊虫袭扰,冬天寒冷刺骨。没有网络,与亲人通话都要跑到站后高高的沙丘上;没有食堂,经常3碗泡面就是一日三餐。忍受着恶劣的自然条件,割舍着对家人孩子的惦念,为顺利完成科研任务,践行科研工作者的使命,经常在野外一待就是数月,带领团队曾创下6个月内驻站工作130余天的记录。无数个酷暑的夏夜,实验站闷热潮湿的库房中都能看到他们认真忙碌的身影。为追赶实验进度,经常彻夜工作,困了就靠在椅子上小憩一会,被蚊虫惊醒了就接着干。

  接续禾下乘凉梦,盐碱地上发新芽。黄迎新作为示范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团结协作,突击攻坚,建立了东北地理所大安示范区临时党支部与地方党组织联合共建的常态机制,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黑土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科技工作者在院地合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黑土会战”成果落地、推广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未来。黄迎新作为示范区青年突击队队长,带领突击队致力于盐碱地生态治理等方向的攻关示范,土壤改良、地力提升等技术,一项项落实到田间地头,一幕幕科技增粮、科技护绿的大戏在盐碱地上演绎,大安示范区科研团队始终把盐碱地治理的根本点,打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拿硬招,破难题,探索“大安模式”,趟出大安路子。

  鲜花为劳动者绽放,颂歌为奉献者奏响。近两年,“黑土会战”大安示范区,共申请国内外专利57项,发表论文23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1个,培育品种10个,制定地方标准5个,获批吉林省主推技术3项,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团队成果得到了“黑土会战”专项以及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多次受到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网、科学网等相关媒体报道。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黄迎新将继续带领大安示范区青年突击队扎根基层、不畏艰难、潜心研究、开拓创新,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充分发挥突击队主力军、生力军作用,扎根盐碱地、再造米粮川,冲锋“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第一线,治理好国家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为中国人的饭碗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国家黑土地保护事业奋勇建功!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