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科学院创新人物

发布时间:2023-02-13

来源:【字号:

孜孜探索,开启早期有颌类演化研究新时代

古脊椎所 朱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不仅是哲学上的终极思考,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命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探索“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在这个方向孜孜探索,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40余载深耕,不断突破

  1980年,未满15岁的朱敏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自此开始了他与生命演化研究的不解之缘。首先,他将我国泥盆纪鱼化石研究水平推到新的高度。对4亿年前早泥盆世斑鳞鱼的研究,掀起了学界对硬骨鱼类起源研究的热潮。对早泥盆世肯氏鱼研究确立了内鼻孔与鱼类后外鼻孔之间的同源关系。他还首次在亚洲发现泥盆纪四足动物,促使学界重新审视四足动物起源与扩散的已有假说。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有颌脊椎动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泥盆纪,因为这一时期化石材料非常丰富。而志留纪的有颌类却非常稀少,被认为是有颌类化石的“贫瘠”时代。朱敏长期坚持在我国志留纪地层中寻找鱼化石。经过多年不懈探索,在云南曲靖志留纪晚期地层首先取得突破,2009年、2013年、2016年,朱敏在《自然》和《科学》杂志分别报道了最早完整保存的硬骨鱼梦幻鬼鱼、联结了硬骨鱼和盾皮鱼两大类群的初始全颌鱼和填补颌演化空缺的长吻麒麟鱼。其中初始全颌鱼被誉为“过去百年最重要的化石发现之一”。

  勇于挑战未知,再创记录

  在此基础上,朱敏将目光投射到更久远、更富挑战性的志留纪早期地层。过去在整个古生物学史上,还没有人发现过志留纪早期有颌鱼类的确切踪迹。在踏遍我国志留纪地层可能含鱼的两百多个地点之后,朱敏终于发现“贵州石阡化石库”和“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填补了这一重大空白。相关4篇论文以封面形式于2022年9月28日同期发表在《自然》杂志,受到学界和媒体很大关注,四篇论文的社会影响力指数(Altmetric)在发表一个月后已分别达到1972、1857、1839和624。《自然》杂志同期评述称:“一个令人振奋的早期有颌类演化研究新时代已经到来,而我们正处在它的起点。”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前主席、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教授约翰·朗撰文称:“这四篇论文撼动了演化之树”。

  脚踏实地,谦逊治学

  朱敏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013年,朱敏领衔完成的“硬骨鱼纲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面对各种荣誉和奖项,朱敏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作风,不忘科学研究的初心和本源。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对科学家而言,如果你的发现和观察,能够给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留下一笔,我觉得这辈子就没白过。”

 

为国观测 不辱使命

空天院 杨燕初

  杨燕初,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浮空器研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航空宇航学院临近空间飞行器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器设计,工程力学,多学科优化设计。先后设计并研制了多型号中低空飞艇、平流层飞艇、系留气球、高空气球及新概念飞行器。

  一、引领重大项目攻关,聚力核心技术突破。作为浮空器研发中心总负责人,始终围绕浮空器研发工作,立足于国家重大需求,扎根一线,做好科研攻关。借助多种渠道,快速熟悉、全面了解国家需求,不断快速适应并调整研究方向以满足国家实际需要。始终坚持“虚心学习、认真总结、即时跟进”的态度,适应日益迫切的学科交叉需要。近十年来,作为某型号飞艇的总师,持续开展平流层飞艇技术研究,面对攻关过程中接连出现的问题,坚持初心不放弃,认真分析、深挖深究,经过不断的努力,2022年5月15日,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在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发放场地升空,浮空艇升空高度达到4762米,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在复杂电磁、低温低气压高风速等环境中,浮空艇的艇体、控制系统、能源系统以及锚泊系统的稳定性经受住考验,实现了制约平流层飞艇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克,刷新了多项平流层飞艇的世界纪录,使我国平流层飞艇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将国内科学观测带入超前模式。作为技术研发总负责人,具体负责高空气球的研制发展,继承发挥并持续改进了高空气球技术,提升了能力、拓展了应用,新研了重载型高空气球,在国内率先开拓了临近空间投放的新方向,引领了国内在该方向上的研究、创造了新的技术路线;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推进了我国系留气球的发展,不断提升并创造了系留气球驻空高度新的世界记录。

  二、矢志为国观测,扎根科研一线。作为一名常年坚守在研发一线的党员,杨燕初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坚持在条件艰苦地区开展科研工作,上高山下远海。为响应国家青藏科研的需求,2019年至今,长期带领团队持续在青藏高原开展任务,无惧严寒、高反等影响,2022年外场试验期间,为确保任务的有效开展,疫情期间深入昆仑山大峡谷腹地一月有余,面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勇于面对、积极应对,坚守岗位,最终在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多项国际级难题。为响应国家探索远海远域的实际需求,2020年,带领团队前往南海开展科研任务,全程历时两个月,为更多的收集数据,在科考船不能靠岸的情况下,海上漂流近50天,在此期间,尽管有着严重晕船、持续高温、多轮台风的影响,仍克服身体不适,保证科研工作不间断,最终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肩负使命迎难而上,做攻关前沿“领头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杨燕初坚定信念,谨记使命,用理论武装头脑,树立并坚定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动展现了科研人的使命担当。在工作中要求自己面对问题, “不推责、不拖延、不含糊”,勇于担当,尽量将工作“提前想、往前做”,服务大局。2018年内蒙古外场期间,地面突然遇到10级阵风,试验用大型充气帐篷被大风吹倒,由于试验已经全面展开,为保证试验的进行,杨燕初带领大家坚守岗位,虽人被帐篷压倒并拖拽,但仍未放弃,最终在坚守下保证了任务的完成。2022年青海外场期间,在试验开始阶段,因系统尚未充分磨合,出现了预期外的突发性问题,即在飞行过程遇到了高空冷云等极端环境的影响,若处置不当,会对平台造成严重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发挥领头羊作用,勇敢承担压力,迅速开展问题分析,准确定位后,进行了有效应对,使得问题得以及时解决,确保了平台的安全。作为工程团队,浮空器团队更多工作需要在外场进行检验验证,每年有3到6个月需要坚守外场。外场期间,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短短十几米的上坡,走完便气喘嘘嘘,生活用水、保障物资极度匮乏,很多队员还未完全适应高海拔环境便迅速投入试验中,杨燕初带领团队不慌乱,不抱怨,不犹豫,对技术问题细致分析,对克服工作环境带头做表率,真正成为攻关一线的“压舱石”、克服困难的“顶梁柱”。

  新形势下,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一员,杨燕初始终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带领团队始终牢牢扎根艰苦科研一线,不断在实现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走好了科技创新“第一方阵”。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