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科学院感动人物

发布时间:2023-02-13

来源:【字号:

用“冰芯”解读亚洲水塔的变化

青藏高原所 邬光剑

  邬光剑,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中科院藏东南站站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1-2001年,在兰州大学获得自然地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1-2004年,在中科院寒旱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至今,在青藏高原所工作,期间前往德国马普学会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伯德极地研究中心进行短期访问研究。

  他长期从事青藏高原高海拔冰芯气候记录和冰川变化研究,近期重点开展了青藏高原冰川快速变化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和冰川灾害应对的科学考察。曾随队在古里雅冰帽成功获取了青藏高原上厚度最大(309米)、年龄最老(老于末次冰期)的冰芯,被《Science》期刊专题报道。通过分析冰芯记录,他阐明了高海拔雪冰粉尘的理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获得了粉尘气候环境效应的关键参数,揭示了青藏高原粉尘的来源、传输、演化历史与驱动因子,提高了对亚洲粉尘及其环境效应的认知水平。

  从学生到老师,从队员到队长,二十多年来,他在青藏科学研究事业中砥砺成长。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正式启动实施,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二次青藏科考队的贺信精神,全面深刻理解青藏高原的战略定位,心系青藏高原“国家事”、勇担青藏研究“国家责”,从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的角度理解和执行冰川科考相关任务,脚踏实地、协力攻坚,为探索解决青藏高原国家战略需求背后的重大资源环境科技问题而不懈努力。

  他克服高寒、低氧、大风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先后组织和参加了20次青藏高原冰芯钻取工作,钻取的冰芯总长度累计超过2800米。2015年,中美等六国联合开展了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钻取工作,持续时间76天。作为此次考察的野外队长,他一直坚守在高海拔营地,负责整个科考队的日常运行,第一个进入、又是最后一个撤离古里雅无人区。2017年底,他带队在阿里地区-29℃的极端条件下,架设完成了阿汝冰川地震仪监测阵列和冰面连续GPS,开展了冰川测厚、物质平衡等观测工作。2022年5月,在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他随队成功钻取了海拔6500米处东绒布冰川的冰芯。

  2011年,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授予“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2020年,获评“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以“亚洲水塔变化”研究团队骨干成员身份,受到中科院首批“科技攻关先锋团队”的表彰。

 

水稻健康的守护者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何祖华

  他致力于用科技守护祖国粮食安全,为攻克水稻“顽症”呕心沥血。他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工人先锋号”,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他40年如一日,“一脚前沿,一脚田间”。其研究成果多次在《科学》、《细胞》、《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并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他将历时多年研发的抗病基因无偿提供给育种专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他是何祖华,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植物病理学家。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了水稻“顽症”——稻瘟病的研究。本世纪初,他响应中科院号召回到祖国,投身于作物抗病育种前沿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四季辗转、寻迹病源,他踏遍全国20多个“病圃”做实验。春耕秋收,四季轮回。何祖华的心里始终牵挂着一个“全国水稻生物钟”,从当年4月在杭州播种,7月到厦门做翻秋,11月转到海南南繁,到如今上海-海南基地轮回,他的步履从未停息。山区病菌多,他常年深入山区“病圃”观察水稻发病情况,草帽与双肩包成了他的工作标配。无论是绿皮火车转轮船、长途汽车转三轮车,还是在农药仓库打地铺、在基地劈柴火,他都以苦为乐,坚持不懈。凭借协同育人、奖掖后学的师德师风,他多次被评选为“中科院优秀导师”。

  久久为功、突破自我,他在冷板凳上铸就水稻“抗癌”屏障。何祖华敢于啃“硬骨头”,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做实、做强农业科技,为水稻提供“抗癌”屏障,在作物广谱抗病机制、高抗与高产耦合的育种理论与应用领域引领国际前沿。2017年,《科学》发表其团队成果——广谱持久抗稻瘟病的机制;2021年,《细胞》发表团队新成果——发现抗不同病害的超级水稻基因;2022年,《自然》发表团队关于植物免疫代谢策略——稻瘟病化学“防护墙”。这些期刊的主要子刊也发表了多篇团队的文章,有4篇封面文章,8篇高引或热点论文,获得了国际领域的话语权。

  目标导向、注重应用,他挖掘抗病新基因已推广逾3500万亩。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何祖华将基础研究和农业问题紧密结合,着力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迄今为止,团队挖掘的广谱抗病基因Pigm已被袁隆平农业高科、荃银高科等40多家单位应用于育种并审定多个新品种,抗病新品种已累计推广超3500万亩,助力实现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被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需求密切结合的典范。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