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让创新联合体助力“从0到1”
发布时间:2021-03-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韩扬眉 【字号: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如何更好地组织研发力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瓶颈,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此明确指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组建“创新联合体”,这是由我国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一宏伟目标所决定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真正变革性的新技术新工具的研发进入攻坚阶段。可以说,谁能有效组织研发力量,创新组织模式进行技术攻关,谁就能占据科技制高点,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纵观世界科技强国,它们大多以企业尤其是领军企业为主体,采取产学研用全产业链融合贯通的方式研发创新,从而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为什么一定是以企业为主体,且由领军企业牵头?答案不难理解。企业最具创新动力,在市场竞争中,不创新就会落后,面临淘汰风险。企业也最具市场嗅觉,为了赢得市场、占得先机,它们会及时甚至提早布局相关技术。此外,企业还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重要“桥梁”,尤其是领军企业,有足够的实力打造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通道。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提到,“科技要素配置效率不高”是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之一。他表示,长期以来,我国种子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相互分离,种子产业链各环节的分离使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很难形成良性循环。

  对此,他建议,要以种子企业为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协同攻关,实施种业全产业链科技攻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当下,组建由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的时机已成熟。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上半年,国内申请专利的企业达22.9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2万家;国内企业共提交发明专利申请40.4万件,同比增长12%。

  这些数据表明,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生力军的重要作用,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的条件也更加成熟。

  目前,各地正在加快制定创新联合体实施方案。那么,创新联合体究竟如何落地?如何发力?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企业是创新主体,但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错位”,应及时做好宏观政策引导。

  其次,领军企业要发挥好桥梁作用,以“开放”的心态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发挥它们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此外,在探索创新组织模式的过程中,要避免各单元之间简单的“联合”,而是要实质性地成为联合体,围绕共同目标、优势互补,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以及“从1到多”的推广普及。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1-03-10 第1版)
(责任编辑:阎芳)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