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科院之声
姚檀栋委员:用信誉度选拔基础研究的“种子选手”
发布时间:2017-03-08 来源:科技日报 杨雪 【字号:  

  “支持基础研究,应该用科研人员的信誉度来评价。”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委员十分关注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中国的基础研究已经由30年前的艰难“跟跑”,发展到目前的轻松“跟跑”,部分研究领域已经与国际科技强国“并跑”,也有部分研究领域已实现“领跑”。

  不过,在姚檀栋看来,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基础研究还存在显著差距。“国际顶尖的大师级人才少,所以引领国际的科学计划少,国际一流水平成果少。”

  “在探索问题的领域搞出成果,主要在30—50岁之间,而在这关键的20年,很多科研人员把时间都用来抢那些十分有限的人才‘帽子’了,还怎么探索问题?”姚檀栋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用科研人员的信誉度来选拔“种子选手”,让这些有信誉的“种子选手”在科学创造的黄金年龄摆脱不断“抢帽子”“争课题”的烦恼。

  这样,青年科研人员的大量时间可以回归科研,还能确保成绩优秀的获得相对稳定的支持。“假如某个项目做成功了,也很有前景,应该提供一个能够继续往前走的通道,而不是在报下一个项目的时候又重新开始。”姚檀栋的想法是,科研人员基于信誉度的提升进入“种子队”后,可以避免其接下来的探索诉求在大浪淘沙中被埋。“用信誉度滚雪球,‘种子选手’一步一步晋升,可以形成若干梯队。”

  目前科学界对基础研究的诟病,很大程度上由于科研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之间缺乏信任,科研人员被科研管理束缚。姚檀栋觉得,各种人才计划有着一定历史使命,但现在已经到了试着建立科研人员信誉体系的时候。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7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