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院士动态
孙鸿烈院士、郑度院士和王光谦院士出席“中国西部特大山洪
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2011年度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1-12-23 来源: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字号:  
 

12月22日,由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持的“973计划”项目“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 在北京举办了2011年度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孙鸿烈院士、郑度院士和王光谦院士等项目咨询专家,科技部基础司和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中科院资环局以及成都山地所领导等出席。

项目首席科学家崔鹏研究员和各课题负责人以及主要科研骨干分别介绍了项目和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初步成果。项目组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提出了大尺度阻力单元的定量表达,初步构建了适合高山峡谷地形的地表/土壤耦合的一维/二维和二维/三维坡面水文动力学模型以及二维沟道水动力学模型;2)提出了泥石流颗粒标度分布模型、堵塞体级联溃决放大模型和特大泥石流堵河模式,构建半堵河方式的判识指标,改进了泥石流参数计算方法;3)建立特大山洪灾害风险分析的水沙数值模拟技术和平台,基于汶川地震区典型暴雨泥石流的激发雨量特征,将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型分为快速激发型、中速激发型和慢速激发型等三类,进而构建泥石流临界雨量预警模型,初步构建了主河输移型泥石流防治原理,以及上游稳固、中游拦挡、下游排导和停淤的新型结构和优化设计方法。项目组已发表论文33篇,其中SCI检索期刊论文1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这些研究成果已在地震区灾后重建的减灾中得到应用,产生了良好减灾效益。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与项目组一起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并对项目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进一步凝练创新点,以提升项目的整体性与应用性。并整合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973计划”项目成果,争取更大的研究成果,为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我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防灾减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崔鹏研究员作项目进展报告

会议现场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