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10月14日至16日,第十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在西安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陈发虎、崔鹏、郭正堂、彭建兵、舒德干、谢树成、袁道先、张国伟、周卫健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余名第四纪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届大会。
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是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官方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本届大会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部门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承办,12家单位共同协办。大会主题为“面向未来的地球环境”。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所长孙有斌致欢迎词;西安市科技局(外国专家局)局长李志军,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李豫琦,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主任郭正堂分别致辞。
本届大会设置了大会报告、15个专题和1个青年论坛,安排了 46个特邀报告、282个口头报告、221个展板报告。大会邀请安芷生、舒德干两位院士分别作“中国黄土:全球变化的关键记录”、“地质/古生物演化的渐变与突变——以寒武纪大爆发为例”大会报告,邀请崔鹏院士作“气候变化的灾难效应”青年论坛特邀报告。
参会专家学者围绕地层与年代学、生物演化与环境、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生态系统演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构造与气候、间冰期气候与环境、气候突变、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古气候模拟、地貌演变与环境、喀斯特与环境、海岸与海洋、极地第四纪、应用第四纪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第四纪(距今约258万年)是地球演化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期,是现今地球环境形成和人类演化的关键时期。第四纪科学是衔接地球气候环境系统变化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关键领域,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对推进人类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