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7月至8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珍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支持下,在南海中央海盆水深约4000米的地方,通过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发射和接收装备,进行了我国第一条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剖面的实验。整个剖面长度近100公里,共有16个接收测点,取得了质量较好的电磁数据。这次实验标志着我国在复杂的深海地形条件下,大功率人工源电磁探测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
海洋电磁法是一种重要的探测海底地质结构的方法。目前,少数几家美国和欧洲的单位具备在深海中开展人工源与大地电磁法联合探测的成熟技术和装备。近20年来,经过国内多家单位的研究学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在海底电磁场观测、大功率人工源发射、电磁法海上作业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此次跨洋中脊海洋电磁法联合探测作业由南海海洋所综合地球物理科考船“实验6”执行,使用的全部是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电磁发射和接收装备。为了进行本次实验,项目组筹备了长达4年时间。本次联合探测实现了深海海底多分量天然源电磁场长时间观测,同时还成功实现了近海底拖曳式大功率人工电磁源发射作业,有效补充了被巨厚的高导海水层吸收的高频天然源电磁场信号。
此次探测实现了用一条地球物理剖面同时探测浅部地壳和深部地幔电阻率结构的目标,有望提升我国利用海洋电磁法探测海底地质结构和资源的实力。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