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8月26日至28日,在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项目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办的"亚太区域中医药天然产物资源创新国际研讨会" 在天津召开。
会议聚焦亚太区域中医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围绕合成生物技术与天然产物资源创新、天然产物资源利用与分离提取、中医药天然产物生理和药理活性、中医药天然产物的应用等议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介绍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中医药天然产物资源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约300人现场参会,上万人通过网络直播线上参会。
天津工生所所长马延和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国际化学和生命科学中心主任M.Iqbal choudhary,韩国建国大学教授Soo-Ki Kim,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陈新等5位国内外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合成生物学创新驱动生物产业发展”“天然产物的应用--炎症控制是健康养殖的中心环节”“植物源代谢物对流行疾病的治疗潜力”“精准发酵韭菜的特性及饲料添加剂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中药衍生天然化合物对Tnfr2的作用及其治疗机制”的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叶阳、天津工生所研究员刘涛、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陈宝江等26位嘉宾做了学术报告,介绍了中医药天然产物对机体疾病的作用机理及其防治效果,萜烯类、笨丙素类和生物碱类等植物源天然产物的生物制造,中药研究数字化创新平台开发,以及原儿茶酸、天然植物多糖、微生物蛋白和复方精油等在调控动物生理代谢和畜禽健康养殖方面的产业化应用等。系列报告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由合成生物技术创制的天然产物新成果正在中医药、畜禽养殖等领域加速推广与应用,未来将大规模地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
圆桌讨论期间,与会产学研各界嘉宾代表围绕中医药资源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分析了传统中医药活性成分与合成生物技术创制天然产物资源之间的差异性与共性,探讨了不同来源天然产物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及其在医药或畜牧养殖业中的产业化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此外,会议还通过学术墙报的方式展示了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尼日利亚等国近20位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的创新工作,并通过设立展台展示了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最新开发的天然产物相关产品。
为进一步了解合成生物技术对天然产物资源创新的科技支撑作用,会议还安排与会代表参观了天津工生所科技展厅,实地了解了微生物重组合成人参皂苷、天麻素等近百种中医药活性成分等相关科技成果。
本次会议得到"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的大力支持。会议期间还举办了ANSO联合研究合作专项"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中草药精准发酵及其应用研究"项目推进会。与会人员围绕依托合成生物技术实现中草药精准发酵、支撑带路沿线国家动物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绿色产业化发展等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研讨。
本次会议召开为合成生物技术和传统中医药领域人才交流与培养、科技力量凝聚提供了重要平台,对推动亚太区域中医药天然产物资源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会议现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