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8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低碳热转化国际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召开。本次会议以建设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的需求为导向,以“能源与工业领域的低碳热转化”为主题,汇聚来自国内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有关研究人员,围绕能源低碳热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金红光,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隋军,大同市副市长任希杰等在会上致辞。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吕清刚担任大会主席,工程热物理所正高级工程师朱治平、研究员任强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义军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已成为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并且集中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规模储能以及先进能源装备及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社会各界对通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带动产业链创新从而支撑实现“双碳”寄予期盼。本届研讨会正是在该背景下发起,谋求科技界更加紧密地交流、合作,积极推进科技和产业进一步融合,共同推动低碳热转化技术取得开拓性创新。
大会特别邀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Richard Axelbaum、天津商业大学教授陈冠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柳朝晖、日本岐阜大学教授Nobusuke Kobayashi以及朱治平作报告。会议设置了煤炭清洁燃烧、低碳热转化、固废资源化利用、低碳利用技术、储热及热转化技术共5个分会场,来自萨格勒布大学(克罗地亚)、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20余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青年科研人员分享了有关最新工作成果。大会还特别设置了企业专场。
低碳热转化国际研讨会两年举办一次,第一届于2021年11月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能源低碳高效利用中的热转化技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