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7月28日,纪念夏培肃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举行,各方代表70余人参与活动,共同缅怀追思夏培肃先生的家国情怀、学术风范和人梯精神,传承学习她的高尚品格和杰出贡献。
夏培肃先生是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先驱和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她出生于书香门第,194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1950年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秋回国并任职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195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56年调入并参与筹建计算所、之后一直奋战在科研和教育一线。她是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获英国赫里奥-瓦特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1年获首届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终身成就奖。
座谈会上播放了纪念夏培肃先生诞辰100周年视频片。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陈熙霖、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石兵、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组织统战部部长李斌、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陈左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珍书院院长安虹、《计算机学报》主编孙凝晖、JCST主编徐志伟、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王新霞等相关代表分别致辞,夏培肃先生的学生代表韩承德、李国杰、侯紫峰、唐志敏、沈晓卫、胡伟武,以及中国计算机历史研究者和传播者徐祖哲、夏培肃奖学金获奖代表郭勐等分别发言。陈熙霖向夏培肃先生家属代表杨跃民赠送了纪念册和学术论文集,感谢他为计算所捐赠了宝贵的档案史料。
与会嘉宾和师生从不同角度深情缅怀夏培肃先生求学、投身中国计算机科研和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追忆了夏培肃先生身上所体现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品格,分享了夏培肃先生留下的珍贵回忆。与会科研人员表示,要以夏培肃先生为榜样,学习她赤诚爱国、自立自强的家国情怀,学习她诲人不倦、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学习她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要担负起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这是对夏培肃先生和老一辈科学家最好的纪念。
为缅怀夏培肃先生诞辰100周年,计算所举办了专题纪念展览,通过100余幅历史图片和10多件珍贵文献实物,生动展示了夏培肃先生的成长经历和卓越成就。座谈会后,与会嘉宾参观了专题纪念展览,在展品史料间驻足流连,回望夏培肃先生为人为事为学之路。
座谈会现场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